曲沃,界于东经111°24'-111°37'和北纬35°33'-35°51'之间,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南端,史称“天府雄风,三晋重地”,素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之美誉,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县名始见于西周初期,《诗经•尔雅》中记载,“有沃泉(今景明瀑布)悬出,九曲而入浍、汾,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曲沃县,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今县境南北长29.5公里,东西宽15.4公里,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辖5镇2乡1个社区工委,158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19.5万,耕地38万亩。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12.6℃、降水量500毫米,是山西省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农业重产区之一。
曲沃,物产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明显。境内拥有金、铁、煤、铜、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十余种,其中铁矿石、煤炭、金矿资源储量可观;全县有大小水库和变电站数十座,其中的浍河水库蓄水量达1亿立方,为晋南地区最大的水库,是全省县市区水电供应能力最为充沛的县份之一。由于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枢纽区域,故造就了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区位交通优势,今县城距太原、郑州、西安等省会城市均在三小时车程之内,距运城机场和正在建设当中的临汾机场也只有一小时的车程,并与侯马方略物流保税中心毗邻相接。境内同蒲铁路、侯月铁路、大运高速、阳侯高速、108国道等国省交通干道纵横交错,贯穿全境,是全国公路网密度最高的县份之一。
曲沃,历史积淀厚重、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地下博物馆”和“三晋文化源头”之称。全县现有曲村—天马遗址、羊舌墓地、宋代大悲院、元代龙泉寺以及明代四牌楼、宋代感应寺砖塔、周秦遗物千年银杏树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180处,文物珍藏量近5000件。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相当的篇幅和“君无戏言”、“唇亡齿寒”、“秦晋之好”、“假虞灭虢”、“退避三舍”等许多成语典故即产生于此。
曲沃,精英荟萃,名贤辈出。自宋至清,曲沃有进士百余人,著《御药院方》的元代名医许国祯、纂修《河南通志》的清代兵部尚书贾汉复、写《易注》的吏部主事崔致远皆在其中。明末清初我国三大思想家之一、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此完成了他的《日知录》,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名言。以一句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后演化为“公生明,廉生威”)而著称的曹端,也世籍曲沃。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同志,亦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勤劳朴实、奋发有为的曲沃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围绕实施“产业强县、城建靓县、文化立县”三大战略,打造“全省千万吨钢铁基地、全省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全国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551011”工程(即:建设工业五大园区,狠抓农业五大重点,实施城建十大系列工程,打造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推进一批民生项目),建设美丽曲沃、幸福家园,全县经济结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形成了以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精密铸造、物流贸易、黄金开发等联动发展的工业产业格局,目前全县生铁产能达到700万吨、钢铁产能达到800万吨、钢材产能达到700万吨、焦化产能达到240万吨、水泥产能达到450万吨;以建设具有晋文化内涵的“晋之源”系列精品农业园区为平台而发展的设施蔬菜、优质大蒜、精品红提、高效莲菜、优质苹果等农业产业效益明显势头迅猛。特别是其中的设施蔬菜产业,目前发展面积达到3.8万亩,仅此一项年可为农民创收6亿元以上;突出打造的以“晋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日渐成熟,基本形成了以晋国文化旅游区、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磨盘岭农业观光区、浍河自然风景区、太子滩休闲度假区、景明风景旅游区为主打品牌,加之已经建成的晋园、申园和正在规划建设的绛园、顾园为主要内容的“六区四园”全县域大景区文化旅游新格局;构建起了东城新区、西城老区、县城周边工业区、乡村境内农业区相互联系、互动辐射的城乡发展框架体系,一幅美丽曲沃、幸福家园的壮美画卷正在全力描绘、面向世人。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