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卤煮京缘

2018-02-24 09:04: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卤煮京缘

丁山

  顾不得吃晚饭,夫人兔爷儿就把我和贞儿拉进电视剧《莫斯科行动》大结局的分分秒秒里。

  这是一部以现实题材为创作背景的电视剧,记述的是九十年代初“中俄列车大劫案”后,北京铁路公安局组派秘密行动队,赴莫斯科追捕案犯的惊险故事。由夏雨扮演的行动队长陈尔力在大结局中已为鬓发染霜的领导。在成功缉拿到本案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之后,他独自来到一家老北京卤煮小店,点了一碗不带猪肺外加豆腐的卤煮火烧,以尤为个性化的方式,与老板二人举杯小酌,庆贺18年前为之付出青春和生命的案件终于告破。

  当那碗热腾腾的卤煮蹦出荧屏的一霎那,顿觉卤香四溢、垂涎欲滴,本来饿着的肚子一下子咕噜咕噜地叫唤起来。此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三十六年前在北京第一次吃卤煮火烧的情形。

  那是我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单位领导安排我和叶笑平师傅进京出差。冬日里的北京寒风瑟瑟,忙乎了一天的我俩疲惫不堪,夜幕中,叶师傅拉着我说:“走,咱们先吃点东西再回招待所,你吃一吃卤煮火烧看咋样。”卤煮火烧?我从来没有听过,反正这会儿又冷又饿,也来不及细问卤煮是啥,就跟着叶师傅奔向一家路边店铺。

  叶师傅是北京人,对京城的大街小巷很是熟悉。进了这家小店,一股浓烈的卤香扑鼻袭来,那盏瓦数不大的小灯泡也给了我们一丝暖意。透过墙上开的洞口,我隐约看见里面的师傅在案边操刀忙乎着。“铛铛铛铛”一阵有节奏的案响罢后,两碗卤煮火烧端在桌上。

  这就是卤煮火烧,看似平淡却散发出诱人的味道。我俩一边吃,叶师傅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起卤煮火烧的前世今生。

  卤煮火烧算得上是老北京传统特色小吃中的头牌京味。光绪年间,北京城南一带的烹饪高手,用价钱低廉的猪下水卤制出堪与五花肉烧煮媲美的佳肴。后来,人们又逐步加入油炸豆腐片和火烧一起煮制,使火烧透而不黏、猪肠猪肺烂而不糟,辅之以老汤卤汁,再加蒜汁、酱豆腐汁、辣椒油和葱花香菜等辅料,便形成颇受平民百姓喜爱的风味小吃卤煮火烧。

  谈笑间,我俩各自吃了个碗底儿朝天。这顿饭虽然简单省钱,却着实称得上一顿美餐。尽管当时没有记住那家卤煮小店的名号,但那碗魅力卤煮火烧令我回味无穷、至今难忘。

  打那以后,我便钟情于卤煮火烧这道朴实无华而又大名鼎鼎的京味小吃。每次到京,我总会留意大街小巷的卤煮店。东四四条的百年老店“卤煮张”,前门大栅栏和阜成门的街边卤煮店,都曾是我驻足享受京味卤煮的老地方。

  随着我的两个女儿相继来到北京工作和学习,我和夫人进京的次数愈来愈多,这也就给了我更多寻觅卤煮老字号的机会。前年国庆假期的一个夜晚,我们全家由女婿驾车夜游京城,欢快中不知不觉已是午夜,女婿临时动议,请我吃夜宵。我大喜过望首选卤煮,只是不知这么晚了,还有没有营业的卤煮店。女婿是地道的北京人,二话没说就把我们拉到了东四北大街北新桥卤煮老店。

  真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这里依旧人声鼎沸、灯火通明,不算太大的店铺坐得满满当当,售票口排着长长的人群,我们一家好不容易才坐了下来。这那里是在吃夜宵,简直就像过大年赶庙会一样热闹非凡。有成群对饮的年轻小伙子们,也有结伴细嚼的时尚姑娘,还有团团围坐的举家老小。

  孩子们点了一份大碗卤煮,忙着招呼我趁热享用。拿起筷子,看着夫人和孩子们,我有点难为情了,因为他们从来都不吃卤煮,今晚完全是为了满足我的嗜好而奉陪在我的身边。我由衷感谢夫人和孩子们对我的理解和纵容,边吃边感受着亲情带给我的幸福和温暖。

  这顿夜宵让这家卤煮老字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京城目前最为火爆的一家卤煮老店,经营模式也与众不同,每晚营业到凌晨四点多。这里,是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寻觅京味的好地方。

  卤煮随缘,卤煮怡情,卤煮联谊。前不久,我和我的两位在京高就的大学挚友建永、泸荣约定,择机携夫人们相聚北新桥卤煮老店续写舌尖上的京华新篇,共同感受京味、感悟人生。

  卤煮与我今生有缘,地道的京味浸透着我的无尽眷恋。卤煮出生寒门,不气馁、不自卑,凭着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京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卤煮行事低调,不张扬、不攀比,靠着始终如一的平和心态,成为京城百姓生活中的至交、知己;卤煮从长计议,不偷工、不减料,坚守老叟无欺的品格,成就出百年京味老字号。

  能将下水扬名,头牌京味;

  不与山珍争宠,地道民风。

  这就是老北京的民风韵味,这就是百年卤煮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散文】年味儿

 

下一篇: 【诗歌】春节的情思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