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历尽千帆 归来仍少年
乔亚平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常会涌起一种难以释怀的感觉,总会在喧嚣、平静、清醒、孤独时涌来,我知道,这种感觉叫怀念。
——题记
多日的激动期待,无数次的憧憬想象,日子一天天迫近了,2018年7月7日,临汾一中高163班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终于成功举行。
记 忆
30年,我们分别了太久太久,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的头脑中便反复上演尘封了30年的画面。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悠扬的歌声,咚咚的心跳,羞怯的男孩女孩,第一次牵手,面对面,肩并肩,一圈又一圈,一遍又一遍。这是我们的集体舞排练。
一节政治观摩课,与听课人意见不一,王五星老师神情激愤地告诉我们:就是这样!一个认真执着的教师形象从此深印脑海,不知全国百佳政治老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的王老师是否还记得?
数学翟老师,总是面带笑容,方言掺杂大白话,讲起题来不厌其烦。有个叫崔勇的男生,常缠着老师问问题,我是从来不敢问的,尽管高考那年数学成绩不错,大学也学了数学专业。
周末,物理教师姚云义务为我们补课,四个小时,站着,讲着,不喝水,不喊累。
英语老师高正心,一个和蔼慈善的老者,总抱一大摞《英语报》给我们发,他是编辑,自己学生用报纸,免费!
年轻的秦梦老师组织我们开读书报告会,她对毕业论文《人类荒原上的四朵恶之花》的精彩解读,令我心潮澎湃,那时老师已在践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了。
李老师结婚前一天还在给我们上课,她身着簇新的枣红色料子西装,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明天我有事……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化学孟老师写一手好字,那俊朗洒脱的板书,总让我仰慕。发临汾地区高三模拟卷时,他自豪地说,我编的!
劳动实践课,我们学会了月季花扦插,老师摇头晃脑地朗诵:“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纯方言,大家忍俊不禁。
东岳庙、小西天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汾河滩,你扶苗,他填土,劳动着快乐着;元旦联欢,我和陈琳一遍遍练习朗诵,“在枫叶殷红似火的季节,我呼唤你。在大雁结队南翔的霜天,我呼唤你……”
深夜、凌晨,同学们轻轻地读书声铭记在月季花坛,奋笔演算的身影伴着星光灿烂。
田径运动会,跑完自己的项目后,被几个班干部拉着,我替我同桌完成了她的投掷项目,给班里赢得宝贵的一分。
班里男生的娱乐方式很独特:廊檐下,大路边,只要一见面,两个人便心照不宣,伸手,发声,变换,既快又准,音韵铿锵。记得两个男生骑自行车,竟一人腾出一只手,边走边舞,如痴如醉,我称之为手指舞。
晚饭时,我们几个女生去食堂总是最晚,大师傅总会把剩下的米汤渣给我们舀满满一缸子,果腹,省钱。
暑期,陪韩双冰住宿舍,脚丫子被蚊子叮了几十个疙瘩,红肿奇痒,三天后,在体育孙老师的呵斥下我们回了家。
沐雨栉风,我们度过了愉快的高中生涯,高考前夕,老师考前动员:年轻人,三天不睡觉,照样考大学!那英气、豪气、帅气、霸气,令人终生难忘!
……
这,就是临汾一中;这,就是163的我们!
当年的故事,沉淀了30年依然令人感动,也许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回忆、去咀嚼、去收藏。走上社会,品尝了苦辣酸甜、经历了世事浮沉后,才发觉青春不是季节,不是时间,不是片段,而是人生沉淀的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师生情同窗谊是一份永远解不开的缘,是一壶陈年美酒,愈久愈珍贵,愈甘甜。
遇 见
毕业这么多年,整天备讲批辅,柴米油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偶尔一闪念,老师的形象会浮上脑海,但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遇见。
十年前,在博客浏览,偶闯一个文字百花园,博主橄榄树,很像秦梦老师。我贸然留言:您是秦梦老师吗?很快收到回复,是!激动之情无法言表,不知那个美丽端庄、博学多识的老师现在如何?
很快,约定见面时间。一中后门,风情小镇,激动不安中赴约,老师与先生一道前来。先生博名闲云野鹤,人如其名,洒脱自然,没有一丝博导的威仪,只轻轻一句:先生没一起来吗?我的紧张感全然消失。老师依然是我印象中那个丁香般的女子,美丽大方,知性优雅,水晶般的眸子会说话。
我们聊了很多。聆听老师姐姐般的教诲,心湖泛起涟漪:老师不但课上得出色,学生喜欢,而且文字充满了力量和温暖,她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对生活充满炽烈的爱。
那个暑假,我天天沉迷在老师的文字里,无法自拔。
如果说,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老人是用细腻的文笔平缓地诉说心事,委婉、温暖而沧桑,有历史感;那么秦梦老师的“我们仨”则别致动人,真诚与温情充溢,更富时代气息:儿子上大学第一天发的短信是:“午饭吃了,衣服干了,柜子整了,被子晒了,人来全了,水卡买了,同学认识了,没了。”
2003年,老师在武汉开会,先生发短信:“黄鹤一去了无痕,空教离人欲断魂。但恨身无双飞翼,只是相逢在梦中。” 2006年,老师去云台山旅游,给先生短信“苍岩古藤从天落,碧水清泉由地生。青苔秀瀑入人眼,玉阶心驻羡鱼情。”先生随即和诗一首:“翠色迷醉眼,幽声入心田。渔人无知闯桃源,岂知乡关已数年。”……
这就是秦梦老师!把生活经营成艺术,把熟悉的汉字重新组合,营造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境,多么非凡的魅力!
老师的博文除了“我们仨”系列,还有“人生百味屋”“朝花夕拾”“域外采风”等,老师的文字像一朵或安静或激情的花,永远年轻,永远蓬勃!
当年,老师动手术。老师家的鲜花丛中、玻璃瓶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幸运星,原来,为了让老师度过术后煎熬,学生精心准备了56个温馨小贴士,老师每天读一条;一名老师从没教过的学生,闻知老师只能喝脱脂奶,国内市场没有,专门从日本带回来……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有师若此,夫复何求?
遗憾的是,后来工作调整,无暇打理博客,更觉羞赧的是,欣赏老师文字的时间少了许多。
再后来,有了微信。某一天,忽然看到朋友圈有秦梦老师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辞,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转发给亲朋好友,听他们的赞美,我骄傲,这是我的老师!
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周年聚会,又一次见到了秦梦老师。老师比以前清瘦了一些,但风采依旧,笑容依旧,美丽依旧,她已经是特级教师了,著作等身!
知道了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梦笔生花乐育坊”,我又开始追梦,跟着“行者无疆”走天涯,昨天去巴黎圣母院,今天又见罗丹,再去蓬皮杜艺术中心转一转,徜徉在老师妙笔铸就的世界,享受诗和远方……
很喜欢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如果说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那么老师就是牡丹,我是苔米,老师是我的终生楷模,能学到老师的千分之一,也是我的幸福。愿每个人都能在行走的匆匆里,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老师是一个激情舞者,精彩的课堂,精致的生活,精美的文章都是您抒发诗情的舞台,我愿像您一样,用自己的方式,用心生活,不辜负生命每一天。
感谢您,秦梦老师,您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您不屈的意志时时给我鞭策和勇气,颓废时,我会在您跃动的文字中寻见力量、光明、希望、美好和爱,继续前行!
归 来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来到临汾咱是回家。
今天,我们回来了!跋山涉水,穿越红尘,共赴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之约,我们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
万里迢迢,从美国赶回的韩双冰,如今是热情大方的博士;从天津赶回的卫朝晖,博士后,已出书数卷。
从京城赶回的高善文一行,学霸结队,个个精英。从省城回来的一路人马,博士专家,数不胜数。
贾慧琴,骑着电动车潇洒赴约,昔日的语文课代表,如今的妇科专家;贺涛,从武汉飞上海,从上海飞临汾,航班取消三次,夜宿机场,辗转杭州,飞抵运城,又连夜赶回,一见面,欲语泪先流。
一路风尘赶回家,在岁月酿就的醇厚情谊中回味往日纯真,共叙离情别意,此刻,所有饱经的风霜,历练的人事,都是生命最温柔的馈赠!
不论走到哪里,不管事业成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我们是临汾一中的学生,我们始终情系母校,以母校为荣。参观校史馆,捐赠文化石,寻访当年的学生宿舍,走在一中的大道上,我们是意气风发的一中人!
时间是一道转轮,寒来暑往,不经意间磨平了人的棱角。蓦然一惊,30年后,我们已人到中年,所有青春的轻狂,都化作酒一杯,凝成过往。
脱去世俗的外衣,抛却功名的利诱,让我们敞开心扉,恢复率真,此刻,没有专家学者,没有经理总裁,没有博士硕士,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同学。
男同学见面了。伸手示好,秒回少年,手指舞动,豪情满怀。当年的两位学霸,当今中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和总裁级人物,风采不减当年。女同学一见面,热烈的拥抱,说不完的话,忆不完的岁月,道不尽的30年时光流转……
谁道人生无再少?眼前一位位,俨然花儿与少年!
徐千军一曲《把根留住》拉开了联欢的序幕;贾慧琴的《青藏高原》,全场掌声雷动;杨琳的《读你》,温婉动人;范浩南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直抒衷肠;尹晋明的鬼步舞,风采不输青年;男声小合唱,浑厚雄壮,气势磅礴;幽默风趣的李谱舞姿翩翩,赵海枝郭宇新伉俪双双,歌声动人……
一个难忘的日子,一曲用30年青春谱写的浪漫华章,一场储备了30年的心灵盛宴!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高善文说,每个163的同学,都在彼此的心里。
王国兴老师高度评价,咱163班同学有“三高”,在校智商高,走向社会情商高,聚会品位高,愿此“三高”伴随每一位同学。
多少次魂牵梦绕,多少回心驰神往,今天,我们终于梦想成真!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聚成一句话:让我们共同举杯,共庆归来,坦诚相叙,尽情言欢,延伸三十年前的真挚……
后 记
互道珍重,我们又要各奔东西,又将长长的别离,但重温一同走过的日子,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份感觉,历久弥新!
三年的同窗,一生的朋友,永远的兄弟姐妹!
期待20年后再聚首。
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