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芳芬绿
李关良
你以为只有城市的公园才是花团锦簇、百花争俏的去处吗?不,位于滨河西路的临汾第一中学校就有着生态化、园林式的精致小品:花圃园林,来访者皆云,这个学校啊,一园芳芬绿,百花开满园,她像公园一样美。
正是四月春暖日,我约了几拨新朋老友到临汾一中采风观赏,一踏上崭新的校园,同行者就情不自禁地为幽美的景致所吸引。成列成排的各色林木郁郁葱葱,翠嫩的绿叶簇拥着各色小花,风和煦、花溢香,直扑入鼻。我告诉朋友们,一中现有花草树木种类多达180种,有些还是近几年引进来的珍稀品种哩!平日里口吐莲花、笔底绽兰的文友们置身此地此景,语言成了多余的长物,只是连连说“美”,连声啧啧。
文友、同窗们要求我引着大伙儿“好好转转”“细细看看”。于是,大家先来了国旗广场。这是临汾一中的心脏地带,这里的升旗台就是令人心跳的景点、眼热的地标。升旗台位于学校南北中轴线上,地势北高南低略呈坡度,同行者从从容容地走、慢慢悠悠地品,垂询殷殷,寄语谆谆,相机、手机,为树拍照,与花合影,仰望国旗,“我和我的祖国”在文友们中间浅唱低吟。有位文友说,面对如诗如画的美景,瞻仰庄严肃穆的国旗,多想直抒胸臆、引吭一曲,却不能啊,一怕惊扰了树上的鸟鹊、花丛的蜂蝶,更怕影响了楼宇教室中孜孜求学的攻关学子,可不哼上两句,却激情难抑;充满绿色生机与智慧的百年名校新一中,你定然明了我等此刻的钦慕之情吧?
缘着国旗广场慢慢地走,东西两侧各建有6个多元形态的花坛、花圃进入观赏者眼帘,对称而绵延,大气而养眼,是为国旗广场的第一道风景线。花圃中,卫茅、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金边黄杨、七彩月季、暴马丁香等,你拥我偎,尽展花容月貌,五彩缤纷,各色花儿可着劲儿竞相绽放,以最美的姿容笑迎尊贵的访客;各种草儿无私地播绿,那各色草儿,绿得晶莹剔透,嫩得漾液溢汁。特别是第一组花圃,匠心独运的园丁们用不同色彩的花、草搭配植成的字形,由西而东清晰显示:自立、自强,成人、成才。朴实的育人目标,渗透到莘莘求知的万千学子的心灵里,厚植于一草一木花丛间,那石、那路、那花、那草,那令人久久凝视、心潮澎湃的升旗台,便成为传播爱国、爱校,传播正能量,输送成长的孵化器。文友们伫立升旗台前,极虔诚地行了注目礼,恋恋不舍地向前走去。
过樱花园,尽管樱花已谢,周边不期而遇的各色小花争芳斗艳,引得文友们一片点赞。谒孔子像,观莲花池,这里风景独好。但见池子周遭草木葳蕤,水面愔愔,知名的、不知名的鸟儿、虫儿在莲花池畔密密的树叶下、草丛中浅吟低唱。有人说,这里是一中天然氧吧,立刻博得一片赞同。
我们在莲花池畔徘徊,池水淙淙拨动我等心弦。百年名校,载誉而行、负重前行;初心不忘,牢记使命:“办三晋名校,创中华一流,育创新人才”;使命光荣,千斤重担!
文友们向植物园走去,崇德亭西南端牡丹苑花开正艳:大红牡丹向阳开,小妹羞涩绽赧颜。黄的似火,白的如雪,紫绛、鹅黄、粉红、黛青……花匠调尽了百色画盘,能工植育出万紫千红绿一点!见多识广博闻强记的媒体朋友们长枪短炮,特写小品,忙得细语呀呀香汗津津,忙着呼朋唤友与花合影。
在崇德亭和益智亭之间,是兰草的世界,新栽下的各种兰草,素叶舒展,生机盎然。还有雪花、腊梅、栀子、木笔等等,姿态各异,风貌迥然。虽称不上奇花异草,却也叫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走过尚美亭、健体亭、立行亭,亭亭表达着临汾一中的教育理念。亭子的四周花木簇拥,有蜻蜓飞过,有蝴蝶飞过,有小鸟飞过,它们均是植物园这张特写巨照的动画点缀。在这里,所有长翅膀的都可以尽情飞舞,都一定会飞得比原来更高、更远。因为,它们的动力之源,是对锦绣前程“我的梦”抱着一地虔诚的仰望。
说了树,说了草,说了花,文友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摆放在学校各处的文化石上。临汾一中的文化石比较多,有从泰山运回来的巍然巨石,有往届学子捐赠母校的俏石小品,有热爱教育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捐赠的各色石碣、石材、石料、石碑;有数十位省内外书法名家为文化石挥毫泼墨镌讳留钤,成为光耀学苑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就说植物园的两通文化石吧。园西“植物园”,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侯天元先生题写,篆书汉体,灵动秀逸,配之于一园锦绣、一墙刺梅,让人望而顿生敬意、浑身陡长力量。园子的东南端,王柳明先生题写的“三省园”文化石巍然屹立如剑出鞘,直指云天:吾曰三省吾身。哲人哲思,指路引航。我们一行人在此伫立凝思,人生之途,三省为上。省身律己,修齐治平,这是传道之基、授业之需、解惑之要;师生三省,为人三省,此乃教书育人、立身立业之大幸矣!
桃李园北侧,坪内绿草茵茵,枣、桃、李、柿树正茁壮成长,孕育着全新的希望,这里汇聚着潜渊之龙,栖枝之凤;这里龙腾凤舞之日,将是我和我的祖国称雄世界之时。桃李不言,志在明天,大美哉,桃李园!
我们折回办公楼前。这里的劲竹拔节向天。但见一通文化石矗立池畔,上云:竹韵。听智者说,这竹子生长4年,仅长3厘米。但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可劲儿地生长,6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高。其实,在前4年,竹子将根深深扎在土壤里。
这话说得太精辟了!
这里是座迎春之园、百花之园、未来之园,在学子们“拔节孕穗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你若盛开,幸福自来,臻于至善,永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