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阅读 让孩子更棒
尧都区解放路小学 杨丽红
阅读是一个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小学生都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但有些同学通过阅读眼界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有些同学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阅读需要科学的方法。
首先,初读。初读一篇文章,最好连续默读两三遍,找出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和掌握它们,要逐句读懂每句的意思,有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了解它的意思。有些难懂的句子更要多花工夫,力求弄懂;要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带着问题去进行下一步阅读。
其次,细读。细读就是逐句逐段地读,要求先读懂每个自然段,弄懂自然段中的每一句话,了解上下句之间的联系,弄懂重点句子的意思,然后概括出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把内容相近的自然段合并成大段,并且找出每段的重点句,然后写出每大段的段意。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归纳出全篇写的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件事(或几件事),说明或赞扬什么,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总结出来了。
接着,精读。阅读中还要积累文中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句,这就需要进一步精读文章。精读时要重点体会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仔细琢磨一下哪些地方写得好,是用哪些词句表达的,好在什么地方,换成其他的词是否合适?同时,还应当想一想,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如果有,或自己钻研,或去请教别人。
最后,吸收。文章中描写精彩的段落,如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或对春夏秋冬、晨昏午夜、阴晴雨雪、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描写,或对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山川景色、江湖风光的描述等精彩生动之处摘抄下来,要熟读成诵,有的还应会背。并在抄、读、背过程中想一想阅读了这些好文章、精彩段落后,思想上受到了什么教育,感情上受到什么陶冶,写作上有什么得益。
如果阅读时做到了这四步,眼到、心到、口到,字斟句酌地读,相信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