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火琐忆
□ 李甫辉
天气陡然寒冷起来,据天气预报,不久将要下雪。想那空中大雪纷飞、大地粉妆玉砌的景象,我的思绪连绵起来,忆出乡里的烤火时光。
童年在故乡,下雪的日子,我们最喜欢做的,便是一起烤火。那时的住房,是很大的土砖屋子,用母亲的话说是耐脏的,一点都不必担心墙壁被熏黑。烤火的地方,先前还没有买火盆,是直摆墙边地上烤的。燃料,则是从野外挖来的树蔸。
房前屋旁简直就是各种树蔸的展览馆。它们是质朴清新的,微微沁着各样的木香气,在阳光里,那么静静挺立。枝干割走了,于是留剩下它们。寒假,它们便为孩子们所关注,用镢头挖出,作冬日烤火的燃料。
我们的经验,最易挖的是黄荆条树蔸。看它们趴在地上,举镢头巧力狠挖下去,便盘根错节地弹跳出来,根往往只有拇指粗,然它们却不经烧。
那些年下大雪的日子,我们总搬来大树蔸在土屋里关上门燃烧起来。往往是我们孩子扑闪大眼先提议,大人并不反对,我们便行动。引火的多是干燥的草把,塞于树蔸底,划拉火柴,剌啦一声点燃,便烟气袅袅。
烤火的情形,真如古诗词那有声有色的意境。屋顶上的雪不息地飘飞漫卷,发出簌簌声响,屋内却暖意融融。母亲拿来三脚炖炉罩在火堆上,炖起猪肉白菜豆腐,父亲用小铜壶在火炭上温酒,全家人伸手围烤,火光暖暖地照亮我们的脸。烟气时而浓起,熏得人睁不开眼。灶台铁锅里的饭熟了,满屋盈溢烟火温香,我们抽筷端碗,便开始香喷地吃饭。
父亲拿小白瓷杯从铜壶里倒出酒,呷一口,说着古代的故事和他的经历,看上去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