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板亦叫“花板子”,因表演者手持3片系在一起的檀板,在乐队的伴奏下,有节奏地用檀板击打手、肩、膝、大腿、脚背、脚心等而得名。
明代姚旅所著的《露书》中曾写到,在山西南部见到过多种民间舞蹈,其中就有一种手持檀板,边拍边舞,如飞花着身”的“花板舞”。可见,这种民间舞蹈形式,明代就已广为流传。
浑身板能成为晋南地区优秀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一是因为它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浑身板”的表演形式对于研究晋文化和唐尧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因为它有相当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浑身板”融音乐、舞蹈、健身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三是因为它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