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根”为纽带,以“亲”为轴线,以“和”为主题,5月7日-8日,中华(国际)贾氏宗亲联合总会、中华贾氏宗亲会各省市分会、贾氏宗亲寻根祭祖活动组委会在襄汾县举办了中华贾氏根祖文化论坛暨贾国文化园项目论证会,全国各地600余位贾氏宗亲相聚贾国故地,参加了此次盛会。
会议特邀请各省市贾氏文化、历史、古建、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贾氏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并对贾国文化园项目的筹备进行了论证;各地宗长,家谱研究专家、学者交流了贾氏宗亲家谱;各地贾氏企业家还就各自的企业项目及名优产品进行了交流与展示。
贾氏子弟为何要选择在襄汾这块古朴厚重的热土聚会?为什么提意在此筹建贾国文化园?据考证,贾”字由“西”和“贝”组成,有四种意思:姓氏、国名、地名、古时同“价”(價)。贾字一字两音,另一音读“贾Gu”,指商人做买卖,如:坐贾行商。贾字是一个像型会意字,西”字像陶器的形状,在上面代表“东西”。“贝”是钱币的像征,在下边,代表“货币”。结合在一起,就是商品交换,做买卖。古代贾姓人善做买卖,故贾字有两个音,多种意思。
据《史记》《辞源》《辞海》《元和姓纂》《新编百家姓》《太平县志》和《襄汾县志》记载:贾姓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有两个源头,均出自一个叫贾的地方。这个贾地,就在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周时,周康王姬钊把唐叔虞的小儿子姬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为伯爵爵位,称贾伯。贾伯为贾姓人之祖。据专家考证,贾国国都先后位于襄汾县的贾罕、贾岗、南贾、赵康镇的晋城村等地。
贾国在襄汾,襄汾是全球贾姓华人的诞生地,这是被考古出土文物证明和被专家学者公认的历史事实,也是不可争辩的,不能张冠李戴的历史事实。中国历史与古文学专家、河南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河南省唐河县谢均祥老先生所编著的《新编百家姓》中,明确指出《贾——出自山西襄汾的姓》;著名作家、重庆市云阳县贾载明老先生,在所编著的《中华贾姓人物传》中,也明确指出贾姓出自山西襄汾。
难怪现在襄汾县带贾字的村庄有刘贾、贾罕、贾庄、贾庄沟、北贾、南贾等19个之多。据统计,全县1/4的村庄有贾姓,全县有姓氏近600个,贾姓为襄汾县七大姓之一。
中华贾氏、同根寻祖;家系于族、族系于国。近年来,随着通讯及交通的便捷,各地贾氏宗亲联系日益紧密,家族活动日趋频繁,在海内外各地众多贾氏宗亲以“聚亲情,谋发展,实现中国梦”为基础,于2013年下半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国际贾氏宗亲联合总会(中华国际贾氏历史文化研究总会),该机构是贾姓唯一最高联谊机构(平台),并于2014年10月在贾国故地襄汾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华贾氏祭祖大典和各地贾氏宗亲联谊活动,今年为第三次联谊。
近年来,贾氏根祖地襄汾县致力于打造根祖文化之乡,建设文化强县,对贾国文化园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此项目处于论证、规划阶段。
这次活动,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了贾氏宗族形成的优良传统,互帮共进,真正实现“聚亲情,谋发展,共创中国梦”的初衷。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