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帝尧建都平阳
据说,尧的母亲庆都是陈丰氏的女儿。陈丰氏也被称为陈锋氏,先前丰、蜂通用,陈丰氏应是陈蜂氏。炎帝的孙子逢伯陵居位于陈地,以蜂为图腾,所以被称为陈蜂氏。后来,其部族大多南下至神农架、茶陵等地,有一支留在北方建伊祁国。
尧姓伊,或伊祁,是因为出生在他外祖父家,那时候这里的地名是伊祁,现在叫伊村。上古人多是以地望为姓氏的,所以才有了他姓伊,或伊祁之说。
这只是传说,不足为凭,但是伊村却以帝尧为荣。明清时期,村子的东面通往城里的叉道口,有一座石牌坊,上面镌刻的就是帝尧故里几个大字。往村里走,东门上书:泽被尧光;西门上书:尧天再造;南门上书:尧天化雨;北门上书:尧都遗风。村中原先建有祠庙,现在祠庙虽然不在了,但是村南的高崖上仍然耸立着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的碑石,上面刻着“帝尧茅茨土阶”几个大字。
前面所以要引用《中国的传统》中的一段文字,就是要说明尧有个兄长叫挚,尧继承的就是他的帝位。《史记·五帝本纪》写道: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帝喾去世后,按照常规长子继承了父亲的位置,这就是帝挚。《帝王世纪》也有近似的记载:年十五而佐帝挚,受封于唐,为诸侯,二十而登帝位,都平阳。”这里虽然没有说明帝尧继位的原因,但是讲清他曾辅佐兄长“受封于唐”,讲清了他的都城在平阳。对于尧都地认定,汉书·地理志(上)》河道郡平阳条,应劭也注明:尧都也,在平河之阳。”不过,关于尧都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河北唐县。王大有先生撰文说:帝尧约在公元前2357年职能王位,国号陶唐,都平阳,在河北灵山之西,阜平之东,平水之北。”平阳取名,为平定天下义。但是,王大有先生最后还是将平阳定为尧都,他指出:暴雨连绵不断,华北平原一片汪洋,海水漫过了白洋淀、滹沱河、潴龙河、滏阳河,河水暴涨,威胁着尧都。帝尧迁都行营……经平山——井陉——娘子关——阳泉——太原——晋阳——祁县——霍太山——都平阳(临汾东)。”这里将平阳指为在临汾东面显然是一种失误。这种失误的产生是以现在的临汾城为依据的,临汾曾以平阳相称,就将现址视为平阳了。其实,平阳故址在现今的尧都区金殿镇,当在汾河西岸。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