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五十五)

2017-07-18 21:50: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晋国迁都新田

    侯马晋国故城遗址,是最早实证晋国历史的考古发现。古城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1200米。城址内发现有制造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的手工业作坊的遗迹。其中铸铜遗址的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100多块铜锭、铅锭、铸铜生产工具及3万余件陶范。考古学家认定,从晋景公十五年,到晋静公二年,经历了208年。在长达两个世纪里,这里是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那时候,侯马以新田为名。晋国迁都新田,是因为晋景公十四年(前586年),发生了一次山崩大灾。崩裂的是梁山,在今陕西省韩城市的黄河岸边。梁山崩塌后堵塞了黄河,雍河三日不流”。这梁山可不是普通山峦,是“晋望”之山,即晋国祭祀的名山。梁山的崩塌惊动了晋景公,他召见大夫伯宗查找忌讳。伯宗寻访绛人,绛人告诉他:山崩无法改变,但国主山川,为不祥之兆,要扭转这种局面,国君必须“为之不举、降服、彩缦、彻乐、祝币、出次”。也就是要求国君不吃肉食,减少饭菜,不穿盛装,不彩饰车辆,不听音乐,要祭祀神灵,还要离开住的地方。

    前几项晋景公都一一照办了,惟有这离开住的地方不好办,但也得办呀!于是,便有了迁都新田的动意。

    其实,迁都新田的根本原因是晋国考量时局,调整发展战略。先前,晋国联合鲁、卫、曹三国打败了齐国。

    晋国征讨齐国,是因为齐国侵吞鲁国,这是主持公道。

    战事一完,晋景公派上军大夫巩朔“献齐捷于周”,向周天子定王去报告胜利。这是有先例的,当年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国,报捷后周襄王还亲自迎接过。遗憾的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周天子不是周襄王,晋国也不再是往昔那如日中天的晋国。周定王不屑一顾,居然不见这位晋国大夫。只命王室大臣单襄公转告晋使巩朔,晋齐之争属于兄弟间的争斗,没有什么功劳可言。况且,晋国大夫巩朔不是天子任命的卿,级别低微,不值得接见。本来晋国想讨个奖赏,没想到却弄了个没趣。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