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治世能臣张敞

2017-10-15 20:10: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治世能臣张敞

    给他出难题的是胶东王太后,她侈奢富华,还爱游猎。老百姓连吃饭也吃不饱,她却劳民伤财,人们多有怨愤,历任官员却毫无办法。张敞却要她改弦更张,他不是胡乱惩治,而是先行开导,给她写了一封谏书。

    在其中先夸她仪容贤淑,再指出她的毛病,倘能改正那百姓肯定称颂恩德。这谏书还真有效,胶东王太后闻谏不再奢靡游猎。她能安分守己,别人哪敢为非作歹,胶东大地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

    此时,京城却不太平了,连续换了几任京兆尹也没治理下个样子。汉宣帝就将张敞调回京城,担此重任。张敞当上京兆尹,没有过早行动。他穿大街、过小巷、进市曹、入店铺,凡是人多的地方都去,将长安城的盗贼头目摸了个一清二楚。

    然后,将这些头目叫进府中一一谈话,数罗他们的罪过。头目们大惊失色,无不慌恐。张敞则告诉他们,如能配合除盗,可以免罪。头目们叩首谢恩,积极配合。

    于是,一场缉盗的大剧开场了。不过,一上场人们会很纳闷,这些盗贼头目竟然进了官府,成了小吏。那些大大小小的盗贼自然欢喜异常,以为又买通了官府,可以继续为所欲为。这日,官府休假,当上小吏的头目回到家里宴请同伙。盗贼们欢天喜地,全来了。就在他们喝得天昏地暗时,官府的人早盯上了,出来一个,抓走一个,轻而易举就将盗贼全都逮住。一夜之间,京城就变得太平安宁。

    张敞机智除盗的事情众人赞赏,汉宣帝也给予嘉奖。作为京兆尹,朝廷每有大议,他都能旁征博引,拿出具体措施,朝中公卿均很佩服。然而,也不乏嫉贤妒能者究其小节,说三道四。

    张敞身为高官,不摆架子,经常穿着便衣,摇着扇子,在长安街上自由自在地溜达。有时起早了没到上朝时间,便提笔给夫人画眉毛。

    这就是有了成语张敞画眉。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