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忧国才俊郑崇俭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正月,郑崇俭升任兵部右侍郎,接替洪承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五月,张献忠在谷城反叛,罗汝才等九营随之俱反,敌兵来势凶猛。熊文灿请求皇上命令湖北巡抚王鳌永防守江陵、远安,陕西巡抚丁启睿、四川巡抚邵捷春分别在各自区域内严兵防守,郑崇俭主持提兵联合攻击。这时,固原、临洮、宁夏的三个总兵左光先、曹变蛟、马科已跟随洪承嗣入卫京师,只有柴时华中途返回甘肃。郑崇俭调用他前往破敌,他却不响应。
郑崇俭只能传檄副将贺人龙、李国奇等从西安出兵。
不料,李国奇的队伍到略阳时发生士兵哄抢,抢劫了瑞王的田租。当时,李国奇已提升为陕西总兵,带兵无方,被免去新职。受此牵连,郑崇俭被贬官一级。
失利后,郑崇俭总结教训,整肃军纪,继续抗敌。张献忠则步步紧逼,准备进入陕西,遭到郑崇俭部队阻击,只能在兴安一带徘徊。
看前进无望,张献忠只好回兵位于湖北、四川的交界地带兴山、太平。郑崇俭率领大军在玛瑙山摆开战场,大败敌军。正如《明史》二百六十卷记载,获首功千三百三十有三,降贼将二十有五人,获马骡、甲仗无算,斩首千五百级,崇俭军五日三捷,威名甚震。”郑崇俭官升一级,恢复了以前级别。
正在郑崇俭威名远扬,建功立业的时候,可惜积劳成疾,请求辞官回家,而朝廷却不同意,命令他率领郑家栋回关中,留下贺人龙、李国奇继续讨伐贼寇。此时,张献忠逃到兴山、归州一带,在山中潜伏下来,陕西、湖北的军队都聚集在夔州,只要将领们齐心协力在深山老林中搜捕,这千余残寇将被全部歼灭。可是,郑崇俭离开后,贺人龙的队伍哗变西归,湖北的部队在土地岭战败,四川又陷入混乱。杨嗣昌于是诬告郑崇俭撤兵太早,导致贼兵猖獗。
崇祯听信杨嗣昌之言,认为他是借病推托,派巡案官核查。第二年春天,张献忠打下襄阳,战局更为不利。崇祯将怒气加之于郑崇俭,将他逮捕入狱,不到秋后,即斩首街头。
郑崇俭虽死了,但众人为他鸣不平。崇祯则因为连杀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等7名大将更为不得人心,终因众叛亲离,导致亡国,他也被迫自杀。不过,郑崇俭还算死后有幸,南明福王在沦落逃亡中还惦记着他,给他平反昭雪,还他一个历史的清白。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