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卫台揆治理台湾

2018-03-01 23:43: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作者乔忠延

    卫台揆治理台湾

    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所撰的《台湾通史》记载:卫台揆,以荫生知漳州府。康熙四十年调任台湾,以廉能称。始建崇文书院,时延诸生,分席讲艺,亲定甲乙,文学以兴。四十四年岁饥,请蠲除本年租赋。

    在任之中,民安祍席。秩满,升任广东盐法道,台人建祠祀之。

    这位治理台湾政绩卓著的卫台揆,是今曲沃县人。

    卫台揆的父亲卫周胤是顺治帝时的工部、兵部侍郎,叔叔卫周祚是大学士。

    由于叔叔的关系,他获荫生资格,进入国子监就读。学成后,被授予顺天府治中,相当于知府助理。之后,相继担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职方郎中、福建泉州知州。

    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调任台湾知府。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廷经略台湾。次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随即,选派官员前来管辖。但是,由于台湾“孤悬海外”,开发滞后,在诸多方面相对落后,卫台揆到任面临着不少棘手问题。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他采取了三个措施:首先,加强吏治,严禁敲诈平民。他“整饬吏胥,驭之以严”。得知一些不法吏胥乱收钱税,勒索百姓,民众负担很重,他断然下令,任何官吏不得随意巧立名目,收取费税。那时,经常有大陆贫民渡海来台卖力谋生,背井离乡,生活极其悲苦。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台湾还要从这些贫民身上榨取油水,美其名曰:水丁”银两。卫台揆断然下令予以禁止。

    当然,卫台揆敢于这样做是因为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绝不受贿,绝不贪财。其次,卫台揆体恤民情,减轻百姓负担。到台湾后遇到了灾荒,为保证百姓正常生活,他上书朝廷免去当年税租,让众生休养生息。大灾之年,百姓生活自给自足,社会安定,因而他颇得赞誉。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