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景秀红 郭璞) “蝴蝶的一生有4个完全不同的形态,即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这些篮子里的是蛹,之后破茧成蝶……”10月5日,在襄汾县林乡四季庄园的蝴蝶谷里,来自洪洞县丽都学校研学团队的学生们正在上蝴蝶科普课,之后他们又体验了自然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敲拓染、科技之光课程体系中的3D打印……国庆期间,襄汾县的10个研学基地接待了来自河南、陕西、湖北等地的几十个大型研学团队,其中林乡四季接待了临汾克聪围棋团、洪洞县金字塔学校队等十几个大型研学团队和近百个亲子研学家庭团;“唐人居”接待了700多名研学学子……通过研学,孩子们有很多的感触和体会,他们纷纷留言,“了解了最早的中国”“考古故事真有趣”“体验式学习真棒”……
自从2016年教育部联合11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襄汾县便将发展研学旅行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并邀请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院长、襄汾籍教授薛保红,回家乡作了《新时代旅游体验产业的新业态》讲座。县四套班子领导一致认为,襄汾具有文化资源优势、旅游基础、区域优势、人才优势、联动效应,开展研学旅行既是推进立德树人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旅游融合创新的一个主要抓手。在薛保红教授的推动下,该县把陶寺、丁村、汾城、林乡四季、“红色小延安”盘道村、唐人居、尧京葡萄酒庄、新城东岭滑雪场、古城镇关村、赵康镇10个点列为首批研学营地来精准打造,确定了“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统一管理”模式,全力打造“最早中国研学旅行第一县”。
围绕体验性和实践性,该县全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着力在完善课程体系上下功夫。国庆期间,十大营地又分别推出了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研学新课程,以陶寺营地观象授时、探秘国家宝藏、发现“最早中国”为牵引,包括丁村人类起源考古、汾城国学经典、赵康忠义文化、林乡四季农耕、唐人居非遗等10大类近100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课程,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体悟,在动脑、动手中感知世界,在行走的课堂中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充分促进学生“知与行”“动手与动脑”“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结合。
从这里出发,行走襄汾,研学中国:在“一村两国保”的丁村营地探寻人类起源;在汾城古建群营地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在赵康古晋国营地聆听赵氏孤儿的忠义和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辉煌,在林乡四季体验敲拓染项目、航模制作项目……研学营的孩子们在一场行走+讲解、体验+互动的旅行中,收获了一个特别的黄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