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体验平阳木版年画,弘扬家乡传统文化。2月25日,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我市解放路小学一(八)班的同学们走进这里,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民俗文化之旅”。
临汾平阳木版年画是具有古老传统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蕴深厚,丰富多彩。
“哇!快来看这幅《百子闹春》,这么多小孩子在玩耍,而且每个人的动作和表情都不一样,太神奇了。”头一次走进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孩子们既兴奋又激动。看到眼前一幅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年画作品,不时发出感慨。
“同学们,从古至今咱们平阳过年时从院庭至屋内,习惯张贴吉利图、福字、红火热闹的斗方画。厨房、粮囤、面缸子、水瓮等诸多用器上,也要贴一些剪纸画,从而呈现出满院喜庆红火、兴旺茂盛、万事如意、幸福快乐的氛围。”福禄寿三星》《莲生贵子》《高爵封禄》……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赵国琦的讲解下,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海洋”中,用心感受着一幅幅灵性十足、内涵深刻的“年画故事”。
第一次带孩子参观木版年画展览的家长解云霞说:通过这次与平阳木版年画的亲密接触,不仅让孩子拓宽了视野,了解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同时,作为家长也和孩子一同增长了见识,感受了临汾文化底蕴”。
参观结束后,在赵国琦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还亲自体验了平阳木版年画的印制过程。案子、刷子、颜色盘……尽管是头一次“上手”,难免有些紧张,但不一会的工夫,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便绘制出一幅幅形态逼真的“小年画”。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平阳木版年画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了临汾的传统文化。希望今后通过长期开展此类活动,进一步培养广大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好,和对临汾当地民俗文化的认知,让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发展。”赵国琦说。
记者 赵文家 成华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