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或多或少都牵动着老百姓对于幸福的定义。拥有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更是每个市民内心的向往。
数天前,我市70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深入市区215条小街小巷对垃圾进行不落地收集,此举为全市环境卫生百日综合整治注入“新动力”。
那么,这种垃圾不落地的收集举措,百姓从中是否感受清洁与方便?他们最有发言权。
今非昔比 百姓述说变化
说起市区水门街,人们脑海会出现这样的词语“地盘大、人口多、巷子挤”。不错,这些形容词背后也映射出这里的生活垃圾必然多。
据附近的居民回忆,以前每到夏天,居民最发愁的就是路过垃圾池和倒垃圾。
回想那垃圾池散发着变质的馊味和乱飞的蝇虫就令人心烦不已。而今,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对水门街辖区内的垃圾进行上门收集,对当地居民而言,他们倍感身心舒畅。
住户关女士指着5米开外的垃圾池介绍,以前的日子令她苦不堪言。虽说露天垃圾池与自家房屋有段距离,但遇到不自觉的住户随手乱扔垃圾散落一地时,垃圾就会出现在距离她家很近的位置。从上周开始,有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上门收垃圾,其效果显而易见,池内的垃圾明显减少。
环卫工挨家挨户发放生活垃圾巡回收集倡议书,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令她深深感动。“于我而言,啥是幸福?幸福就是出门再看不到糟乱的垃圾池,闻不到腐臭的垃圾味。”采访中,阵阵音乐响起,一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向长胡同缓缓驶来,住户们听到音乐声便出现在自家门口等候扔垃圾。这是第15号垃圾收集车,环卫工靳建明收集好住户扔掉的垃圾后将车开到一处垃圾池前,卸下铁锹将池内零星的垃圾装入车厢中。
靳建明告诉记者,垃圾巡回收集的举措真好,这几天,他来收垃圾时都会遇到热心市民帮忙宣传,有时遇到乱丢垃圾的人,热心市民还会制止,倍感市民对垃圾巡回收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他心里更坚定了认真、勤奋工作的决心。
加班加点 推进环境整治
常言道: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自5月7日70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投入运行以来,虽然规定的工作时间是每日6时30分至10时,17时30分至21时。实际上,驾驶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的环卫工,每晚下班的时间都在22时以后。他们为啥每晚下班要延迟一小时甚至更久呢?“一句话,就是让市区215条小街小巷的所有住户都知道撤除露天生活垃圾站点的消息。”55号车环卫工葛玉方说,新的垃圾收集方式会让很多市民觉得不习惯,还有的住户上下班时间与垃圾收集时间相冲突,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垃圾点撤除改为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巡回收集。为此,他们延长了夜间垃圾收集时间,让更多市民知晓、习惯这一举措。
目前,70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已在市区的小街小巷实施垃圾巡回收集一周有余,小街小巷露天垃圾站点正逐步撤除。市民刘女士为此专门写了一首顺口溜:露天垃圾站,夏季脏乱臭,人人过往把鼻捂;垃圾巡回收,道路变洁净,百姓出门心情畅;环境好,心情好,幸福生活驻万家。
如今,市区215条小街小巷采用垃圾巡回收集的方式代替了露天垃圾站点收集,这一举措的可行性,老百姓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者祁欣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