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北卧成立炮兵团,八路兵种添新编,抗日战场传捷报,屡建战功显神威。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正规炮兵团——“八路军炮兵团”1937年在尧都区刘村镇北卧口村成立。这段光辉的历史鲜为人知,8月19日,记者到刘村镇寻访这段红色历史。
主席下令组建炮团
战争中,炮兵部队往往对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毛主席对炮兵部队十分重视。1937年9月,毛主席在延安闻报,在平型关战斗中,115师343旅有个迫击炮连在战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平型关大捷的重要因素。
当时,毛主席挥动着战报兴奋地要给予迫击炮连以特别褒奖,他当即下令,要迅速组建八路军炮兵团。因为当时临汾是抗战的后方,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已经撤到临汾刘村,所以,首个八路军直属炮兵团的团址就确定在临汾。
1937年10月,时任总部作战科科长、炮兵主任武亭与总部特务团政委邱创成受命筹建炮兵团。
1937年11月15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炮兵连在邱创成带领下,由大宁出发开进刘村镇北卧口村,该连被编为炮兵团第一连。
11月下旬,八路军129师刚组建的山炮连从晋东北出发,到北卧口村集结,被编为炮兵团第九连。
12月中旬,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观测连组建成立。
1938年元月上旬,从汾阳、孝义抽调的四个连在北卧口村集结,分别被编为炮兵团二连、三连、七连、八连。几乎同时,炮兵团 宣传队组建成立,取名“怒吼剧社”。
武亭与邱创成深入到临汾一带进行宣传发动,招收青年学生参军加入炮兵团,刘村镇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刚说:当时年仅17岁的北卧口村小伙高如衡,与同村十数名胸怀抗日救国的爱国青年一起参加了炮兵团,革命生涯中,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赵刚介绍,炮兵团团部设在北卧口村杨生光家院里,因为杨生光是抗日进步村长,并且他家门外有六个打麦场那么大的场地,适合练兵。”炮兵团成立伊始面临着诸多困难,虽然指战员有上千人,但武器装备奇缺,通过多方努力,炮兵团搜集到了十多门山炮和4门迫击炮以及一些必需的装备和器材,基本上具备了作战的能力:“那些山炮有的是从河里捞的、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周恩来同志用在临汾演讲所筹集的部分资金为炮兵团买了炮镜及零件。”从此,人民炮兵从这里起步、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奇功,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一大兵种。
成立大会隆重热烈
抗日烽火正浓之际,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炮兵团在尧都区刘村镇火星庙举行了成立大会,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等到会祝贺。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主持成立大会,他宣读了《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任命武亭为团长,邱创成为政治委员,袁邦光为政治处主任,匡裕民为参谋长,他们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杨尚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炮兵团的成立,改变了我军原(来只)有单一兵种(的局面),但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他鼓励大家,要勤学探究,不断提高文化科学知识,要刻苦训练努力掌握炮兵作战水平。
领导关怀后人永志
1938年2月,日军占领太原后又开始向南进犯。为了有一个比较安定的训练环境,炮兵团西渡黄河,到陕甘宁边区的后方进行整训。2月25日,炮兵团接到撤离临汾的电报离开驻地时,日军的炮声已清晰可闻。
炮兵团还在西进途中,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建议将炮兵团开赴洛川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炮兵团于3月4日抵达延安。
“英勇强健,把炮兵的技术熟练,快开到前方火线,担当起八路军主力骨干,炮火连天,听前进的号声不断,用我们的火力支援,掩护着步兵和骑兵向前,同志们放出我们的开花蛋,打到敌人的身边,轰啊、轰啊、轰啊,叫日本强盗胆寒,叫日本强盗溃散,叫日本强盗滚蛋!”正如观测连李伟创作的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团歌(又称《炮兵歌》)所描述,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这个成立于临汾的炮兵团克敌制胜,多次发挥了扭转战局的决定性作用,为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年是炮兵团成立80周年,3月10日,在当年炮兵团成立纪念日前夕,炮兵团第一任团长武亭的侄子王再斌(化名)专程从北京来到当年炮兵团成立的地方立了一通石碑——八路军总部直属炮兵团成立旧址纪念碑。
这通石碑,不只立在刘村,更立在亿万华夏儿女的心中。
文/图 韩晓芳
责任编辑: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