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说耄耋之年的王铁锁是个老“玩”童一点也不过分。他“玩”剪纸,“玩”书法,竟然“玩”出了乐趣,“玩”出了小名气,剪纸作品屡次获奖不说,还受到了人们的热捧,传遍了“朋友圈”。他笑言,人人都有梦想,自己不过是以一种“玩儿”的心态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玩”出梦想
王铁锁是尧都区贾得乡大苏村人,出生于194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校,第二年应征入伍,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团卫生队政治指导员。1975年转业到山西临汾动力机械厂,历任分厂、车间和机关直属党支部书记等。谈起缘何会爱上剪纸,并以剪纸与书法结合的方式创作作品,王铁锁笑着说,这一切都源自他“爱玩”的心态。
出生于农村的王铁锁在年少时经常帮着家人打理家务。把啥都当玩儿的他,却频频受到大人的称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从小就觉得,不要因工作而工作,要把它们当成兴趣来做,心态不同了,收获自然也不同。”王铁锁说,比如,他会把帮母亲做饭、拧麻绳、纳鞋底儿当成玩儿,把做马扎、椅子、平车甚至修补取暖的炉子也当成玩儿,“琢磨着‘玩儿’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收获很多快乐!”
保持一颗“玩心”,王铁锁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不同领域。只要遇到有人写字、画画,他总会琢磨、模仿、创作。到地方工作后,他还常帮着亲朋好友写对联。渐渐地,“王铁锁是个能人”的说法在朋友圈传播开来。从此,只要遇到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活儿人们总会想到他。这不,退休后发生的一件事儿,彻底将剪纸融入了他的生活。
“玩”出花样
“那是我退休后不久,一位同事拿了一幅木刻的‘八仙祝寿图’找到了我,希望我用吹塑纸分开剪出来,然后再对贴到一起做成寿匾。”王铁锁说,虽然他从小喜欢剪纸,但由于多年忙工作早就搁置了,本想拒绝,但看到同事诚恳渴求的眼神,他还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揽下了这个活儿。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刻苦钻研的心态,王铁锁硬是把“八仙祝寿图”剪贴成了。寿匾面世的那一刻更是收获了众人的好评和喝彩声。
从此,王铁锁的玩心一发不可收拾,为了将八仙人物塑造的更加栩栩如生,他专门到书店买了一套图书,并将八仙人物一一剪了出来。同时,他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改进,不仅往吹塑纸上加了钻石贴,还配上了剪纸对联,新颖别致的寿匾总是在还未完成时便被争相预订。
很快,王铁锁便成了朋友圈家喻户晓的人物,慕名请他创作寿匾的人也越来越多。
还有一次,一位同事的儿子结婚,想请王铁锁剪几幅囍字。囍字很常见,但是如何能剪得新颖、有特色?王铁锁下足了功夫,愣是花6个多月时间收集材料、画图案、跑图书馆等,把一些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融入到了“囍”字当中,如象征白头偕老的白头翁、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花、郎才女貌的龙凤呈祥、家有喜事的喜鹊登梅……这些图案动静结合,惟妙惟肖。
囍字一经张贴,反响可想而知,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索要并收藏,而王铁锁倒也乐此不疲地将他精心创作的作品送人,分文不取。“当时,有很多人在吃完喜宴后,就把贴在酒店门口的囍字摘下来拿走了。那对结婚的新人更是将房间的囍字珍藏了起来。”王铁锁笑道。此后这幅字在临汾市区流传开来,甚至传到了西山五县,还有人把他剪的囍字拿到北京、西安、洛阳等地。同事的姐姐从美国回来参加侄儿婚礼,见到他剪的大囍字后,非常喜爱,又专门托人让他再剪几幅并带回了美国。
“玩”出精彩
除了剪纸,王铁锁还喜欢“玩”书法,并玩出了新高度。他翻看了不少书帖,最终选择了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的隶书,本来就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临摹、反复琢磨,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同时,王铁锁还将书法与剪纸结合起来,并融入了国画、水墨画、工笔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把庆寿的一些吉祥图案容纳到“寿”字当中,创作出图文并茂并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的剪纸形式,一些作品更是荣获全国首届“中华杯”银奖、第二届“神州杯”金奖。此外,他创作的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剪纸作品还获得了第十二届“母亲杯”铜奖以及荣誉证书和奖章。
2018年,在喜迎全省旅发大会之时,王铁锁又“突发奇想”欲将一批反映大美临汾的著名景观配上诗词剪出来,搞一次剪纸展览。此建议一出便受到了好友翟耀文、临汾市剪纸艺术家协会会长郭素勤女士的大力支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几十幅赞美临汾的作品在他和剪纸协会伙伴们的手中惊艳亮相。这些作品一经在铁佛寺南展厅展出,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其中,王铁锁创作的配诗剪纸作品《大云夕照》《尧庙圣殿》等几幅作品被临汾书画院、临汾市文物管理所收藏。《望河楼》在民间艺术走进校园艺术展中荣获一等奖,此作品还在太原、襄汾、洪洞等地巡回展出,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为了将自己的剪纸手艺传承下来,今年年初,王铁锁着手筹备自己的作品集《王铁锁剪纸与书法》,并于日前把它们付印成册。
翻阅书籍,一幅幅佳作跃然眼前,耳畔不时回想起王铁锁说的话:“年轻人,有梦就勇敢去追!我今年80岁了,几十年来,我经历、见证了祖国的日益繁荣和强大,我常常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之所以能时刻保持这种‘玩’的心态,来源于祖国这个和谐大家庭给予的保障,我很感激自己生活在好时代!同时也将这种力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继续‘玩’出精彩!”
记者 亢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