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历山

2017-04-04 21:18: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董爱民

    在洪洞县赵城镇东十五里处,有一个小山村叫诸冯圪塔,村里有一个农民叫瞽叟,是个盲人,妻子握登是个贤惠、善良、能干的女人。一天,握登在山上劳作,突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骤雨倾盆而下。

    不一会儿,大雨停止,一条彩虹飞架天空,握登望了一下彩虹,回家后就怀孕了。一般女人怀孕是九个月零十天,她却怀孕二十五个月,生下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生得面色黝黑,大方嘴,高颧骨,小鼻梁,一副龙像,尤其奇特的是他每个眼睛里长着两个瞳仁,因此,夫妻两商量给孩子起了个奶名叫重仁,官名叫舜。后来,舜成了一代圣人,人们便把他出生地诸冯圪塔改名为圣王村。

    舜长到十五岁时,母亲去世,经人做媒,父亲在河西韩家庄又娶了个老婆,这样,舜有了后娘。两年后,后娘又生下一个男孩,叫象。人常说:“云里的日头,门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这是四种最毒辣的东西。这个后娘心底自私,凶恶狠毒,她百般宠爱自己生的象,却对舜时时虐待。象在她的影响下,也对哥哥非常傲慢。人又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爸”。那个双目失明的父亲,也顺着老婆,处处指责舜。

    一天,父亲叫舜修理房顶,等他上去后,后娘就把梯子撤去,并在下面放起火来,企图将舜烧死,舜用草帽当降落伞,从房顶飘落下来。又一天,父母叫舜挖井,当挖到深处时,后娘和象却从井口往井里倒土填石,掩埋水井,企图把舜埋在井里,多亏在挖井时,舜在井壁凿了一条可通外面的暗道,才从暗道逃命。舜在全家人的迫害下,实在生活不下去了,便离家出走。

    舜离家后,在姚头村学过烧陶瓷,在三交河钓过鱼,最后来到圈头村的历山山坡上开荒种田。舜的不幸,感动了天庭,因此,天降大象帮舜耕田,神命百鸟替舜除草,还让他种的麦子上没有沟壕,异常饱满,年年丰收。

    几年后,舜盖起了房屋,圈养了大批牛羊。处于对父母的孝心,他不计前嫌,把一家人从诸冯圪塔接到历山居住。他的名气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人效法舜的做法,时间长了,就把“效舜”说成“孝顺”,这就是孝顺的来历。

    尧王继续访贤,来到洪洞县万安镇东圈头的历山,见一个人驾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耕地,在犁辕上拴着一个簸箕,耕牛走得慢了,他就敲一敲簸箕。尧王很奇怪,便问:“你为何不鞭打耕牛而敲簸箕呢?”这个人道:“牛每天竭力耕作,用汗水换来五谷供我衣食,我再鞭打它,于心何忍?再说,我打黄牛,黄牛嗔,打黑牛,黑牛怪,不如都不打,不管那个牛走得慢了,我就敲敲簸箕,这样,黄牛认为我打黑牛,黑牛又认为我打黄牛,就都快了,我是为了耕地,何必打牛呢?”尧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心想:“走访了多少地方,这是第一个贤人,他对牲口都这样慈悲,一旦执政,定会爱民如子。

    早就听说历山有一耕者名舜,胸怀宽广,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忠诚老实,在当地深受乡邻钦佩,难道就是此人。”想罢,便问道:“你叫什么?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舜答道:“我叫舜,生于诸冯,耕于历山,家有父母弟弟和我4口人。”尧王一听暗喜,又把舜端详了一番,见舜才貌出众,且道德高尚,若被重用,利国利民,便说:“很好,我就是想找你这样一个人。”舜莫名其妙地反问:“你是谁呀?”尧答:“我是尧王。”舜一听是尧王,即刻跪倒。尧王随手扶起,握住舜的手,说明自己来访的意图。舜听了,连连辞让,表示自己才疏学浅,难当重任。尧王最后说:“我看这样吧,三天以内你来平阳,让我考考你,再作道理。”第三天,舜到了平阳城,在群臣面前应试,对答如流,大臣们皆赞口不绝,都感到这是一位才华绝伦的贤人。

    舜当选后,尧王又派了几个大臣指导他如何治理国家。过了不久,尧王知道他的确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把治理天下的大权托付给他了,并对他说道:“舜啊,上天安排的帝王次序要落在你的身上了,你要好好地坚持正确的治国方略。”舜连连点头。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