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017年以来,翼城县以“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活动为引领,紧紧围绕“引才、育才、用才”三大人才工作支撑,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智囊团队投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全县人才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态。
“博士毕业后,我本来选择了在中铁十六局搞科研,但我的学术成果多数涉及基层经济发展专题,所以关注了各地引才政策,发现翼城很有优势,就来到了这里。”这是翼城县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王志伟在担任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主任一年后的心声。2017年以来,翼城县委人才办精心设计引才交流平台、全心制定引才政策制度,相继出台了《翼城县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完善了《党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管理办法》,构建出具有竞争力的引才制度优势。2017年以来,翼城县共与35名高层次人才达成了回乡创业意向,签订了13个项目对接投资框架协议,总投资金额超过70亿元,促使县网商平台与60名在外工作生活的翼城大学生签署了销售协议,掀起了大学生创业新潮。同时,该县还利用“本籍人才+”工作方法,通过国内外翼城籍人才与其教授、导师、学院采取合作式、举荐式方式柔性引才,以引才政策制度优势吸引更多更广意义上的智囊团和才智库。
创新方式,强化培训,是实现人才内涵升值的重要保障。翼城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维,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障碍和制度藩篱,将人才培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实施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养工程。2017年以来,该县共举办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培训班73期,培训4910人,培养出优秀学术技术人才18名,优秀专业技术骨干61名;举办中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创业培训班7期,培训210人;举办高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5期,培训2300人;该县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将加强党政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选派8名科级干部到省经贸投资集团挂职锻炼,选派4名科级干部到首钢控股公司挂职锻炼,选派41名青年党政人才到10个乡镇担任农村第一书记。并持续利用“本土专家+”工作方法,将40名县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分四批开展梯次帮带工作,指导并帮带基层单位破解难题、创新工作,建立人才资源良性内生机制。
在翼城县,人才资源不仅匮乏而且流失严重,这是制约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一。该县县委人才办因地制宜、因才施策,着眼于用好本土人才、用好草根人才,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营造用才留才爱才的浓厚氛围。重“参”用才。该县建立高层次专家人才咨询制度。广泛征询高层次专家人才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去年一年来共收集345项意见建议,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重“奖”留才。为了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翼城县设置了优秀人才奖、创新创业奖、主动作为奖3个奖项,重奖人才。连续4年奖励高端人才34名,每人奖励5000元,扶持2类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发放奖金每年9万元,为主动参与翼城建设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的7名硕士研究生发放奖金7000元。
重“联”爱才。该县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人才工作制度。由县委、县政府每年年终对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市县联系的高级专家进行慰问,并组织他们进行健康体检,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
一项项新机制、一缕缕新思路构建起畅通、高效的人才工作网络,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李文娟)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