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们喝上这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就像一股甘泉流进心里。”9月2日,永和县南庄乡西郊湾易地搬迁点村民马连兰高兴地说。当日,笔者从永和县委宣传部获悉,一直以来饱受“吃水难”问题困扰的永和,全县79个村委306个自然村的5.8万农村人口现在全部告别了饮水难,吃上了放心干净的自来水。
永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黄河流经68公里。虽然有母亲河的滋养,但这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却没能做到“靠水吃水”。地处山区的永和县域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面积达1072平方公里;年降雨量仅500㎜左右,且旱涝严重不均,不仅发展农业生产缺水,就连老百姓的吃水都是问题。半夜起来等水、早上起来抢水、开上三轮拉水、扛上担子挑水,这就是永和过去农村人用水、吃水的真实场景。
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不仅是老百姓的迫切愿望和期盼,更是在脱贫攻坚中实现群众“三不愁两保障”的第一要务。寻找水源是解决全县农村群众吃水难的第一步,该县水利局局长刘永胜带领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上山下沟、翻山爬坡,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一个点一个点地看,硬是靠着这种执着的精神和为民的情怀,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了水源,并针对不同情况确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方案。
为让群众尽快吃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该县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视为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推进人畜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农村群众彻底告别饮水难。近三年来,该县实施252处饮水工程,受益村252个、解决了全县17818户51927人(其中:贫困5640户贫困人口1576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如今,该县农村人口全部吃上了放心干净的自来水。
解决能吃上水的问题,更要解决吃水安全问题。该县芝河镇德城村有89户352人,虽然解决了吃水的问题,但氟含量超标,水质不达标。为此该县水利局为该村安装了89台净化器,德城村党支部书记刘秋林高兴地说,以前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喝的高氟水,从今以后我们喝的都是安全达标水、放心水。据统计,全县共为115个自然村的群众安装了7000余台净化器,彻底告别了农村群众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为了全面提高群众的管护意识和节水意识,永和县政府还出台了《永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建成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通知》《农村饮水工程管护制度》《农村饮水专职运营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农村饮水明白卡》,精准施策,集中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杨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