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陪朋友参加招聘会时,留意到一家单位的招工简章地址为“粮校巷”,便随即向工作人员打听具体位置,对方称该巷为“粮校(jiao)巷”,很好找,就在解放东路。”3月5日,按照对方所说的位置,经过沿路问询,记者找到了这条名为粮校巷的巷子。
七嘴八舌话缘由
粮校巷,位于市区解放东路,南北走向,与山西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隔路相望,虽然记者仔细观察并未发现路牌,但来往于巷子里的人都称呼这里为粮校(xiao)巷。
在巷口处,今年85岁的马玉龙老人在听闻记者的来意后表示,之所以命名为粮校巷,是因为在巷子的最南头有一所学校,名为“临汾市粮食学校”。“你看,就是那栋黄颜色的楼。”这时,坐在一旁83岁的孙手珍老人也接过话茬:应该是因为那所学校才取的名字,我们也叫它粮校胡同。”
集思广“忆”旧时貌
那么,这条巷子曾经是什么模样呢?马玉龙老人娓娓道来: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以前这里没有学校,也没有家户,是小麦研究所的麦地,自从学校搬来后,这里才慢慢盖起了房子。”对于马玉龙老人的说法,今年84岁的卓俊英老人给予了肯定,并补充道:这个学校大概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以解放路为分界线,道路两边人烟稀少,现在师大文理学院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农业展览馆。”
因校得名流传来
告别卓老,记者继续一路探寻。今年69岁,在粮校从事后勤工作的崔师傅介绍:这所学校创建于1985年,是临汾市粮食局的下属单位,过去的教学模式为全日制,现在转变为了在夏天授课、培训。”今年55岁的侯姓工作人员说道:在学校创建以前,这里是小麦研究所的一大片麦地,粮校巷是后来才取的名字,在学校创建之初人们都称呼这里为解放东路86号。现在这所学校主要针对粮食系统内部职工进行学习与培训。”如此说来,这条巷子确因“临汾市粮食学校”而来,人们简称为“粮校”,而非“粮校(jiao)”。
记者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