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 走亲日
临汾新闻网讯 4月10日,农历三月初三,流传数千年的“接姑姑,送娘娘”走亲习俗在洪洞县举行。走亲的第一天,正值万安镇娘娘庙传统庙会,临汾中华文化促进会首届威风锣鼓技能展在这里隆重上演,上百名民间老艺人参加了这一技能展,数千民众饱享这难得一见的传统锣鼓“盛宴”。
据传,诽谤木、敢谏鼓均起源于帝尧时期。由敢谏鼓演化而成的威风锣鼓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广为流传,这一古老艺术数千年绵延不衰。威风锣鼓作为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鼓、锣、钹、铙四个声部合奏形式组成,由于鼓声如雷,钹音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打起来威武雄壮,所以叫做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
在洪洞汾河两岸有许多尧舜的故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亲”活动延续了数千年,世界罕见,华夏少有。
贺三顺演奏鼓曲“返三回”
霍州主乐村老艺人前来助兴
万安老艺人杜延瑞
耄耋艺人赵连生
82岁的赵连成与他的徒弟程北成
万安老艺人陈保子
万安老艺人黑娃(小名)
在传统“走亲”的第一天,来自洪洞及霍州的10余支锣鼓队,参加了临汾中华文化促进会首届威风锣鼓技能展演。参加演出的民间老艺人中,年龄大的有80余岁,老艺人们在展演仪式上威风不减,三结义”乱撕麻”投唐三牌”西河滩”“前鸭子”七钗子”等许多传统曲牌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这次锣鼓展演,非常激动人心,让我看到了许多濒临失传的曲牌,震撼之余,更多的是高兴和惊喜。”今年83岁的赵连生说道。赵连生是这次展演的参与者之一,他组织老艺人们展示的“西河滩”受到了高度关注。
“我16岁学艺,至今已有67年。”赵连生说,我希望所有的老艺人和爱好者,能参与进来,一起努力,让传统曲艺不失传,让传统艺人不心寒,把我们传统的威风锣鼓发扬光大。”
记者 王隰斌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