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4月23日,记者来到洪洞秦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文化示范园再次探访。这里绿涛映秀,翠色怡人,各式花卉苗木,清香袭人,仿佛置身江南园林。遗憾的是桃花杏花不见了踪影。4月12日那天来的时候,花香盈怀,花伞如盖,满树缤纷。桃花灼灼绚丽明艳,开得放纵,如云如霞,蔚为壮观。
油菜花是满眼黄金迷人眼,一蓬蓬,一簇簇,迎着春光尽情绽放,以旺盛的生机点缀着田园农舍。杏花开得烂漫,虽不像桃花那么浓烈,倒也不失婉约,隐匿着深情。还有紫金花、红树梨花……各种花卉千姿百态,漫步其间,让人浑然忘却身在何处。
秦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文化示范园是以现有地方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品牌打造与增资为目标,整合秦壁及周边的生产、生态和生活资源,集农耕文化、科普体验、认购采摘、健康养生、观光旅游、历史人文、休闲度假、儿童娱乐、科技农业等于一体的大型规模综合文化示范园,项目由中科院同山西农业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9000余万元,旨在打造成为山西省领先的创意农业龙头企业,融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田园风光,感受绿树成荫,碧波粼粼,放松心情,找回久违的返璞归真。
洪洞县大槐树镇副镇长、秦壁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平告诉记者:“我们紧紧围绕生态抓建设、围绕旅游谋发展,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风情乡村。我们的发展定位是牢牢立足第一产业,提速发展田园文化旅游,打造田园精品旅游产业。按照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理念,凸显园区的示范性、引导性、观赏性、休闲性,打造集‘农耕文化、科普体验、认购采摘、健康养生、观光旅游、历史人文、休闲度假、儿童娱乐、科技农业’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现田园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度假型农村、体验型农业、服务型农民”——这是刘小平提出的新三农思想。他聘请省规划设计院专家勘察设计了本村十年规划。将全村划分为村民生活区、高效农业生态区、三产服务区、高科技工业园区。他信心百倍地对记者说,按照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核心区重点建设六个功能区:一是精品农业展示区。规划面积250亩,其中:未来农业展示区120亩,重点建设4个现代化智能温室,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南方热带植物展示,精品花卉种植、采摘观光和生态餐厅;实用农业展示区130亩,包括第五代高标准温室以及棵植多复种模式栽培等。二是文化创意研发区。规划面积50亩,其中:文化创业园30亩,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发实习基地20亩。三是生态农业观光区。规划面积100亩,包括采摘观光、动植物公园、休闲小区等。四是休闲娱乐区。规划面积100亩,以园区内现有连体坑塘为基础,依托已有地形地貌,重点建设水上娱乐、生态垂钓等。五是农耕文化演绎区。规划面积100亩,包括农耕文化、根祖文化、地方民俗、民间艺术展示等。六是综合服务区。规划面积150亩,包括园区广场、园区道路及配套设施。
特色旅游乡村的发展要有根,这个根就是乡土文化。漫步在生态园郁郁林间,路两旁的农业谚语宣传栏吸引着记者的目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粪不臭不壮,庄稼不黑不旺”“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真是逸趣横生。
如今的秦壁村,白天看绿,晚上观灯。夜晚,从天空中俯瞰,这里是十里八乡最闪亮的一块。今年1月,秦壁村被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节目)授予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据悉,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是从层层推介的近百个乡村中,由二十多位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级媒体组成的评委会,根据“一省一村”的原则,结合自然生态、生活幸福、文化和谐、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最终评选产生的。秦壁村还被授予中国蔬菜特色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十大特色产业村、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巾帼文明示范村、市、县“先进基层组织”、“红旗村级组织”、“功勋村党支部”、以及“农业调产先进村”、“文明村”、“优质农产品基地”等荣誉。
用如锦似绣来形容秦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文化示范园,一点不为过。来到这里,吸引人的不仅是秀美的景色,还有,扑人眉宇的画意,感动心间的诗情,这里的绿色葱茏有一种浪的节奏和旋律。 (记者胡丽丽 贾佳 图片由秦壁村提供)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