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发力“六大特色”产业扶贫

2016-12-28 10:17: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庚) 发展生产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今年以来,我市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扶持对象,重点推进“六大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强化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产业带动力强、脱贫成效显著的产业扶贫新格局,让产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贫困群众,确保全市特色农业扶贫行动目标如期实现。

  围绕我市农业“三大板块”战略布局,精准对接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予产业基础,今年市委、市政府剑指农业产业扶贫这一“短板”,高效快速推进杂粮、水果、中药材、蔬菜、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六大特色产业扶贫,切实增强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更好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推进杂粮产业扶贫。以“保特、创优、增效”为目标,以农业部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有关意见为指导,我市在浮山、古县、安泽、吉县、永和、隰县、汾西等县加大杂粮产业发展力度,突出谷子、杂豆主导品种,推进贫困地区杂粮产业做大做强。在蒲县、隰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建设全省重要的马铃薯优质种薯、加工专用薯、鲜食薯科研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推进蔬菜产业扶贫。我市进一步优化蔬菜产业布局,调整蔬菜产业结构,推进贫困县设施蔬菜和特色露地蔬菜发展,增强非贫困县蔬菜产业对贫困人口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在全市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推进水果产业扶贫。我市在汾西、大宁、蒲县、乡宁、永和、浮山、安泽、曲沃、襄汾、尧都、霍州等县(市、区)推进果业发展工程,以果业“三品”提升行动为契机,大力实施六项重点工程,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受益,使果业真正成为持续稳定增加贫困地区经济收入的强农富农产业,实现果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双羸”。

  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在全市10个国定、省定贫困县大力实施“中药材产业崛起工程”,以发展我市优质道地中药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农户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市贫困农民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实现脱贫增收。

  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扶贫。立足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依托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513”工程龙头企业,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为目标,以推进种养基地建设、吸纳贫困户就业为基本路径,支持带动作用明显、吸纳就业效果显著的龙头企业率先发展,加快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推进休闲农业产业扶贫。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脱贫攻坚为核心目标,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尤其是以10个山区贫困县贫困户参与休闲农业为主攻方向,依托贫困地区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把农家庭院变成丰富市民生活的“农家乐园”,把农业产区变成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景区,保障农民收入“一季两收”“四季不断”。

  记者日前从市特色农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获悉,2016年,10个贫困县特色农业产业计划带动贫困人口29394人脱贫,实际带动贫困人口29735人脱贫,占计划的101.16%;7个非贫困县特色农业产业计划带动贫困人口5008人脱贫,实际带动贫困人口5086人脱贫,占计划的101.56%。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