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截至去年,永和县完成了15个贫困村摘帽、1047户3083口人的脱贫任务。今年,永和县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八大工程和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快补齐短板,落实帮扶措施,精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推进永和县脱贫攻坚“十大扶贫工程”,确保今年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产业扶贫。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探索“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小额信用贷款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企业或合作社特色种养殖产业项目中,促进增收产业的形成与稳定;整合培训资源,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贫困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技能的“五有”全覆盖。继续实施外出务工奖励政策,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生态扶贫。全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栽植苹果、核桃经济林4.5万亩,覆盖全县7个乡镇,享受到这一政策的贫困户达到1705户、4939口人;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扶贫项目,综合管护红枣、核桃经济林,提高产量和效益;加大贫困户选聘护林员的工作力度,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充分发挥造林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建设脱贫致富。易地搬迁扶贫。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政策,采取集中和分散安置的办法,完成1000口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光伏扶贫。在59个村委建设2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对已实施光伏电站的20个村委,再增加1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实现79个村光伏电站全覆盖;对2002个贫困户,每户实施5千瓦户用光伏电站,可保障39.2%的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旅游扶贫。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农家乐”和“民俗客栈”为目标,在阁底乡、打石腰乡、桑壁镇新发展农家乐60户,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电商扶贫。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平台,建设20个—30个基层电商服务站,实现常住人口300人以上的村委全覆盖;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大型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创新“企业家+电商+贫困户”扶贫模式,促进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金融扶贫。以“五位一体”为抓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大力实施“富民贷”“强农贷”,实现贫困户小额信贷贴息全覆盖。同时,用活用好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扶贫贷款,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人大户、贫困人口受益。教育科技扶贫。继续对当年高考达二本线以上大学生、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义务教育和学前入园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实行教育资助,实现资助“全覆盖”;完成3000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任务;鼓励外出企业家、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群众就业增收、就地脱贫;继续强化与山西传媒学院“县校合作”,加大“喜和合”“永和乾坤湾”公共品牌的推广力度,助力永和农特产品推向市场。健康扶贫。继续落实国家、省、市健康扶贫政策,努力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大病费用实际负担,持续实施“暖心工程”,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健康永和”建设。兜底扶贫。农村低保、五保提标扩面,确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贫困户意外伤害扶贫保险、大病医疗补充扶贫保险、人身综合保险政策,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的问题。加快推进沿黄四个乡镇红枣产业保险,确保贫困户枣农在受灾之年,也有稳定收入。(刘勇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