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浮山旱船

2017-08-07 22:18: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浮山《旱船》也叫《采莲船》,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生活劳动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艺术,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习俗。

    浮山《旱船》就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之一,主要流传于浮山一带。

    《旱船》用舞蹈形象模拟水中行船,表现船夫遇到的情景,如水流湍急、河道弯曲、水打漩涡、船被搁浅等等。既生动且生活气息浓郁,是喜庆节目,特别是春节社火中不可缺少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表演者一般需具有“跑圆场”的碎步功。表演时一般都是两个人,即一人驾舟,一人划桨;也有一人拉纤,一人驾舟,一人划桨的三人表演。更精彩而比较独特的是响水河镇西坡的旱船,为二人各驾一舟或三人各驾一舟,一人同时为二舟或三舟划桨,称之为“一桨二舟”和“一桨三舟”。表演者一般都是穿软底平鞋,着艄公服饰,行走起来,轻松自如,跑起“圆场”,如在水中行船一般。其《落船》《起船》《盘枣花》《跑八字》《剪子花》《一条龙》《二龙出水》《走五角》等表演花样,十分协调,生动形象。

    浮山《旱船》从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流传极为广泛。它为宣传和发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对进一步推动、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艺术价值。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