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莺歌是集鼓乐、舞蹈、曲调和特技为一体的民间艺术。霍州莺歌是层次鲜明、多种角色合理地融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它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霍州一带。
据老艺人们的回忆,霍州莺歌可以追溯到清代,根据当地广泛流传的故事传说,霍州莺歌起源于宋代。
霍州莺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古老民间艺术,它的曲调动听,舞姿健美,道具独异,表演程序大致分为三部分,即“清场”、走场”和“混场”,打击乐曲牌主要有《走流水》《收尾流水》《风搅雪》《截断桥》《三翻腰》《打闪腰》《起外场》《绕路》等。表演中多用《走流水》,变队形前多用《打闪腰》。唱腔分硬调和软调两种。硬调有《探亲》、小观灯》等17个,软调有《破赤牛》、数花》等十多个。另外还有高调和平调之分。演唱者伞者一般用高调、公子、货郎、老娘等人用平调。
霍州莺歌的曲牌或气势如虹或小桥流水,表现手法细腻而不失优雅,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能在其中得到深层次的陶冶,唱调工整合韵,使人听后朗朗上口又富含哲理及正能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