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又称耍龙灯、龙灯舞。民间用龙舞的方式祈求平安和丰收,是传统民间文艺活动。
马牧龙舞活动是清末年间在赵城、石止、马牧一带兴起的民间艺术,当时只有一条龙独舞,形式较为简单;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出现双龙齐舞表演,并配有相应的鼓乐相助,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势头,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马牧民间龙舞在原基础上有很大的改进与发展,对龙舞的制作工艺与表演技巧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先后发展九龙出海、十八条巨龙翻飞的壮观场面,音乐伴奏,鼓、锣、钹等多器合奏,为龙舞的腾飞锦上添花。
民间龙舞活动发展到今天已传承百余年,每年的各级政府组织的春节文化活动都少不了龙舞表演,各种民间活动、企业庆典、大楼落成、婚庆嫁娶邀龙舞表演已成为各种喜庆活动不可缺少的项目。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