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八音会,是浮山县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戏曲、杂技、歌舞等艺术于一身的民间艺术形式,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及山庄窝铺,同时也在周边翼城、古县、临汾、曲沃、襄汾、安泽、沁水等市县活动演出。
浮山八音会始于唐,是唐高宗兴建庆唐观祭祀老子及先烈先祖时所用的道教音乐之一。据现存公元729年,唐玄宗御书“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文中记载:老子曾在龙角山五次显化,示唐以龙兴之兆,后在此建老子祠,集根祖文化、道教文化于一身,一年两次大型祭祀庙会,自唐宋至民国,经久不衰。
八音会一般以10人为限及文武两场,集民间乐器唢呐、鼓、笙笛胡弹于一身,参与人们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为繁荣群众文化作出了贡献。现艺人大都故去,急待保护传承。
民间音乐为我国文化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浮山八音会为民间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产生发展到目前,已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
在新时期为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新人新事新风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基金的作用。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