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是宣讲宝卷的简称,是佛教倡导下的产物,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多用乡宁当地土语演唱,大多是在庙会、婚礼、祝寿、过生日等喜庆场面亮相,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近似曲艺的形式。
宣卷起源于唐宋时期的佛教活动,始于宋元时期,是继承唐代佛教讲经说法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汉族说唱艺术形式,其演唱的文本就是宝卷,中文名宣卷,属于曲艺类。
宣卷俗称“讲经”,也称“讲善书”。元明清时期僧徒讲唱宝卷,称为宣卷,后来渐以演民间传说故事为主。
宣卷在内容上多表现祭祀祈福、神话传说、民俗风情、文人历史等,所用曲调是民间小曲,在结构上非常接近民间说唱的词语,体裁则介于韵颂与白词之间。宣卷起源于当地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依附于某些仪规演唱的说唱形式,并逐渐演变为民间自娱自乐的说唱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的民间色彩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