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0 17:5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自主创业,原本是一个属于勇敢者的游戏。然现在伴随着就业形势的愈发严峻,用工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走上创业这条虽则布满崎岖坎坷却又锤炼磨砺提升自我的道路。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创业大军中的两位小有所成者,或许他们的亲历亲为与个人感悟,可以给后来者一些启迪。
亢晓晖:环保灯具开先河
别看亢晓晖今年才满23岁,又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已经是蒲县一家LED环保灯具销售门市部的“CEO”。当记者问及其创业的原动力时,亢晓晖微微一笑:“我们青年人就应该不断追求,勇于进取,让青春飞扬,让创业闪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连续数年的高校扩招一方面降低了“象牙塔”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也将大学生“毕业即等于失业”的窘境和怪圈彰显无遗。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少年老成的亢晓晖没有坐等机会到来,而是选择主动出击。毕业后,他报名参加了在市忠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第313期SYB创业培训。短短十天的培训让亢晓晖获益颇丰。这这里,他不但学到了如何创办企业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不走寻常路,亢晓晖将自己创业的方向定格在了别人尚不多涉及的节能应用LED环保灯具销售产业上,开始了自己在创业路上的摸爬滚打。
创业不是高谈阔论,每一个新项目上马前,都需要严密的市场调查和系统的信息反馈。先期的市场调查工作,亢晓晖事无巨细,对LED的供货渠道、市场反馈等方面一一进行了全方位周详的咨询了解,力求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亢晓晖又四处筹措资金,在县城选择店面,敲定供货来源。很快,蒲县的第一家LED环保灯具销售门市部正式开张营业了。亢晓晖还借助各种媒体向县城的老百姓解析LED环保灯具的综合优势,开业首月,小店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晓晖也赚得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这更坚定了他创业发展的信念。
晓晖自己发展起来了,心中却还有更大的抱负,他想让县里更多的待业青年一样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为此,他免费实施技能培训6批103人,并安排7名下岗职工在店中就业。同时,晓晖还积极帮助当地人实施就业,达到了“授人之技与给人于鱼”的双赢效果。每每耳边响起赞誉之声时,亢晓晖总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更是我应该做的!”
张安军:调漆调出大文章
市区南郊尧庙附近,一家名为临尧盛的专业电脑调漆中心颇为引人注目。凭借多年来在车身烤漆调色上专业过硬的技术水准所积累下的良好口碑,该中心规模虽不算大,却一直运转良好。谈及几年来的创业心得,“老板”张安军把功劳都归因于一次SYB培训上。
始于2004年3月的临尧盛电脑调漆中心主要为临汾及周边地区4S店、大型汽修厂提供品牌烤漆辅料、调色服务,现如今代理着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烤漆服务,为数百种中高档车型提供专业服务。应该说,一开始张安军祭出的专业和冷门这两张王牌,令他能够从众多汽修汽配企业中横空出世脱颖而出。之后随着中心业务量的扩大,张安军也开始遭遇成长的烦恼:“调漆中心财务、人事管理上的问题日益突出,我时常感觉力不从心……”后来经由朋友推荐,张安军参加了一期SYB培训班。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深深打动了他,“非常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第一期参加SYB培训班,真是太遗憾了。”张安军告诉记者,10天的培训令他对企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理清了经营思路,找出了企业问题的产生根源。回到公司后,成竹在胸的他接连抛出了一系列大手笔和大动作:重新核算经营成本、每周检测年度销售计划进展、制定具体岗位制度、现金流量表凭票对账,开阔思路了解商机……从那之后,中心的每个员工都如上紧发条一般铆足了劲用心做事,推委现象再也没有发生,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稳步上升。就连合作商都为之竖起了大拇指:“临尧盛调漆中心真的像一家大公司的样子了。”
记者感言:创业之路,贵在坚持。文中两位创业人物,术业专攻各不相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瞅准了市场上罕人问津的冷门区域,同时积极主动接受专门的创业培训学习,解除原有思想观念的桎梏,为自己的发展理清思路和前路。所谓创业,并不是说非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从小处落笔,从细微着眼,照样可以奏出一曲昂扬向上的人生交响曲。(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