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学生书包重家长做“书童”
开学快两周了,孩子上学、放学的在忙碌,很多家长也没闲着,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上放学路上,总能看到不少家长们拿着孩子的书包,又开始当起了“书童”。住在市区解放路的李先生说,每天上下班,总能看见不少小孩子上下学并不背书包,而是由孩子的父母甚至是年迈的爷爷、奶奶为他们充当“书童”。父母代孩子背书包已经成为现在小学校园门口或街道边的一道不和谐风景。临近下午放学时,记者来到市区解放路的一所小学,不少家长已等在了校门口。
接孩子的家长中以老年人居多,也有年轻的父母。
放学后,孩子们陆续出了校门。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迎接孩子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接过孩子身上的书包,部分孩子更是离着老远就开始解下背上的书包。据了解,不仅是这所小学,在我市其他小学这一幕也每天都上演。
一年级学生小明(化名)拉着一个较大的拉杆书包从学校里走出来,来接他的爷爷赶紧接过书包背在肩上。“拉着还稍微轻松些,这种拉杆书包本来就沉,里面又装了那么多书,背着很累。既然放学了,可不能再让孩子背着。”小明的爷爷说。“我们大人都觉得书包沉,孩子背时间长了,肯定影响发育。”王先生说,他的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他发现儿子被书包压得已经有些驼背了。
也有一些家长对当“书童”持反对的意见。张先生认为,书包作为孩子的学习用品,理应由孩子自己来背,这样可以锻炼小孩子的自主能力。但是,让他很无奈的是,不少小学生在上学与放学的路上走在前面,家长拎书包与水瓶紧随其后的场面,而这些为孩子背书包的队伍可谓“阵容庞大”,不仅有孩子的父母,还有头发花白的爷爷或奶奶们。
记者在市区百汇市场看到,在文具售卖区的货架上满满地摆放着各式书包。除了常规的普通书包之外,配有拉杆的书包让许多孩子觉得很“拉风”,而减负书包由于在设计上加宽背带、加厚背部棉质,或者在背部加入胶板,能让小朋友背得舒服些,也受到不少家长的青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拉杆书包的价格从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比一般的书包要贵不少,但因为可以给孩子减负,非常热销,而这样的书包既能装下学生们的课本,又能让孩子感觉不那么累。
大书包在增加载物量的同时,自身的重量也不断增加,成了学生的新负担。记者称了一个中型书包的重量,发现书包的净重近1公斤。拉杆书包的重量达到了1.5公斤以上。(记者 李媛)
调查 书包谁来背看法各不同
现如今,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们对他们宠爱有加,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孩子,甚至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们都全权代劳。比如在市区各中小学校门口,就常常能看到许多家长替孩子背着书包的景象。究竟是孩子的书包太重,还是家长太过宠爱孩子?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记者采访了一些替孩子背书包的家长,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的书包比较重,而孩子还太小,又在长身体阶段,背的书包太重会影响孩子发育。一位姓刘的家长告诉记者:“我儿子上初中,学习压力大,我不忍心让孩子背那么重的书包,我看到有的孩子那么瘦小还背那么重的书包,看起来都有点驼背了。”一位小学生的家长让记者拎了一下孩子的书包,的确,书包很沉,打开书包,铅笔盒、课本、水壶……看起来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加起来估计得有六七斤重,这位家长说:“我家住的离学校不远,走路也就15分钟。把孩子的书包拎回来,我都感觉手酸,咋舍得让孩子背么!”
虽然有些学生的书包的确很重,但是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书包都那么重。3月6日,下午放学时间,记者随机在市区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不少没有家长接的孩子,都是自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记者随机拎了拎几名学生的书包,感觉并不是很重。然而,在校门口还是有很多手提、肩背书包的家长和两手空空、蹦蹦跳跳的孩子。当记者问到孩子的书包重不重,一位家长说:“不重。”记者又问道:“怎么不让孩子自己背?”这位家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上了一天课了,就替娃背会儿。”如此疼惜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但也有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生家长高女士说:“孩子的书包当然应该孩子自己背,不能惯孩子那种‘惰性’,要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学会整理书包,仔细对照课程表,只装要用的书本和学习用品。”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滔滔告诉记者,他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会整理书包,把不用的书本放在家,只带第二天要用的,这样书包就没那么重了。
一位从事多年教师工作的陈老师表示,家长们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事事都为孩子安排好,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孩子操心。就替孩子背书包这种事来说,更是小事一桩,全然忘记作为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自己事情的自己做”的意识。陈老师认为,书包本就应该由学生来背,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此外,不少家长也表示,学校也应该给孩子们减减负,让孩子的书包能轻点。(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