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县城里的‘黑车’特别多,每次回家都感觉特别乱,黑车’司机光明正大的揽活儿,而一些乘客‘明知黑车险,偏向黑车行’,黑车’司机们顶着风险坚守着‘岗位’。”日前,王女士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多年来,该县城的“黑车”犹如烧不尽的野草,伴随着私家车的剧增“黑车”也越来越多,不仅造成交通混乱,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她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一顽疾。5月17日,记者来到襄汾县进行了暗访调查。
在襄汾转盘,客运稽查人员离开后,黑车”聚集拉客。
记者直击:热情拉客 要价全靠“估价”
17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乘坐201城际公交在襄汾转盘下车,看到路边停靠了四辆私家车,当记者下车后,他们便开口询问:去哪里?要坐车吗?”、现在上车立刻走,去不去?”……记者询问去丁村和曲沃要多少钱,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丁村一来回40元,曲沃一来回一百多,要看停留的时间多少和路程的远近“估价”。
在此,记者观察到,每当城际公交和大巴车靠站,黑车”司机就会热情地上前揽活儿,一些路过或者等候的出租车只能“空手而归”。刚下城际公交的一位小伙子,向出租车招手,准备乘车回家,却被热情的“黑车”司机拦住,当出租车快要驶到他身边时,他已被“黑车”司机“诱惑”上了车。
而在襄汾县城平安广场东侧,来往的出租车内大多是空车,很难看到有乘客主动拦下乘坐,大都被“黑车”拦截了。很多出租车司机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只能“望人兴叹”。一位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说,他跑出租车将近十年了,每天过着“抢活”的日子,黑车”伤透了他们的心,这样下去,他们的生活就毫无保障了。说罢,他摇摇头,深深叹了一口气。当记者询问去丁村多少钱,李师傅说,丁村一来回大概是30元,同样的地点收费相差10元,对此,李师傅说,黑车”存在宰客的现象,尤其是外地乘客最有可能被宰。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黑车”司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参加过道路运输行业从业培训的少之又少。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黑车”司机缺乏法治观念,把经营“黑车”看成一条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之路。
在襄汾县人民医院大门口“黑车”司机和顾客谈价钱。
深入调查:扮演亲戚 妙计躲避稽查
在襄汾县转盘,记者乘坐了一辆车牌号为晋L77XXX的比亚迪私家车,到襄汾县人民医院,下车时司机要了5元钱。途中,该车司机告诉记者,他是襄汾县汾城镇人,在襄汾县城跑“黑车”有20多年了,现在每天的收入在二三百左右,虽然东躲西藏,但是收入稳定,时间自由。“要是客运不查的话,跑的活就多赚点,要是客运查的话,我就说在附近办事,等稽查人员走了才拉活儿,我们会提醒乘客,要是在拉活儿途中被查,就说是亲戚关系,他们就算知道是“黑车”,也没法处理。”该车司机说,大多情况下乘客都会配合。
在襄汾县人民医院门口,记者看到,大门口几乎被“黑车”包围了,当有人走出,他们会按喇叭吸引乘客注意,当观察到有人要打车时,他们就会下车拦住乘客,询问要去的目的地,并给出“估价”。
当记者从医院走出,两位“黑车”司机便询问记者要去哪里,可以坐他们的车。记者谎称是襄汾人,带朋友过来旅游,想要去丁村和曲沃采摘园,周围的“黑车“司机们便七嘴八舌地说服记者乘坐他们的车前往。晋LMHXXX的车主赵师傅说,如果只去丁村的话是40元一来回,只去曲沃采摘园的话是100元一来回,如果两个地方都去或者在景点等待的时间久的话,就要多收费。说着,便把手机号码留给记者:以后你要去哪里,给我打个电话,我去接你,保证方便实惠。”
在襄汾县人民医院门口揽活儿的“黑车”。
各方声音:非法经营 安全引发担忧
“我家住的地方离乡镇远,离县城就更远了,我们那片还没有通公交车,平常坐车都要爸爸骑摩托车把我送到乡镇的车站坐班车到县城,回来时,‘黑车’能一路把我送到家门口。”还在读研究生的王同学告诉记者,每次开学拿的东西多,叫辆“黑车”就会到家门口来接。虽然担心自身安全,但是也没办法。王同学说,部分偏远的地方没有公交,多数村民图方便就会选择“黑车”,这就给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对于,黑车”如此猖獗的现象,她建议,除了执法部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之外,有关部门可以针对偏远村庄开通公交车,或者发展农村出租车,让群众享受到便利,彻底打击“黑车”泛滥的局面。
在襄汾县城平安广场附近搞促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该县城“黑车”泛滥不是一两年的事了,有的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跑“黑车”的,我一般出去都是坐出租车,不会考虑坐‘黑车’,我认为出租车更有安全保障。”这位工作人员说,尽管还未听说过县城的“黑车”出过交通事故,但她还是担心乘车安全,一旦发生意外,黑车”却成了法律维权的空白。
一位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目前,襄汾县只有一家出租车公司,就是襄汾县友联汽车出租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出租车150辆,而县城内的‘黑车’估计有数百辆,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对我们影响很大。”张师傅无奈地说,承包公司的车,每天要给公司交80-120元不等费用,同“黑车”竞争,导致他和同事们的收入微薄。“与正规的出租车相比,很多乘客认为坐‘黑车’比较方便。”张师傅说,尤其是在一些交通要口和中心地带,黑车”公然和“正规军”抢生意,以前街上“黑车”还能数得清,现在“黑车”队伍越来越大,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了。
就此,记者致电襄汾县友联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的举报电话0357-3606026,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拥有150辆出租车,对其他问题并未回复,这个事情我得向领导反映,暂时做不了回复。
襄汾县“黑车之乱”是否能彻底改观,记者将继续予以关注。 (梁娟 梁丽)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