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履行职责 密切配合 全力打赢抗霾攻坚战

2016-12-19 10:45: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清

履行职责 密切配合 全力打赢抗霾攻坚战

  临汾新闻网讯 进入冬季采暖期以来,受到不利气象因素影响,根据市环境监测站与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市气象局会商预测和分析研判结果,初步预计12月15日起至21日,我市市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仍然较差,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清除,将出现严重污染天气,市政府决定从12月15日起,继续维持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启动一级响应措施。

  12月16日晚,就我市如何更好地应对市区重污染天气,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清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

  记者:近段时间我市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造成重污染天气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措施效果如何?

  张文清:实事求是地讲,近期我市空气环境质量跟往年同期相比,有所恶化,重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一是重污染天气出现的时间早。去年,我市是在11月28日出现的重污染天气,今年11月4日就出现了,比去年提前了24天;二是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长,整个11月份就有23天严重污染天气;三是污染程度严重。11月当月,全省11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我市排名靠后,污染指数高达15.86。

  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一是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我市呈盆地地形,一年静风率达到48%,空气污染物容易集聚;二是冬季取暖燃煤量增加。虽然今年市区配送洁净焦,但周边村和广大农村冬季采暖仍然采用传统的燃煤方式,煤烟型污染压力很大;三是污染排放总量大。一方面,我国北方地区整体排放量过高,已远超环境容量。另一方面我市本身是以煤、焦、铁为主导产业的资源经济大市,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大,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短期内还难以改变。主观上,尽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个别单位在狠抓落实上确实还有一定差距。

  至于说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所取得的效果,监测数据表明,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后,虽然总体上空气质量指数还很高,但“爆表”的次数和时长确实比预计要少,这说明,我们的努力起到了降低污染浓度峰值和污染影响的作用。至于今天发布预警、启动应急,两三天后雾霾就远离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坐等刮大风、下大雪,一旦发生了这样的污染天气,我们还是必须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措施。

  记者:针对这次发布红色预警后的响应措施和前几次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文清:大家可能也从新闻里看到了,这次是全国23个城市同时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我想,这就是第一个不同:范围大;第二是准备更充分。细心的同志可能注意到,我们这次用的是“继续发布红色预警”的措辞,也就是说,上一次的红色预警并没有解除,这几天我市一直处于“枕戈待旦”这么一个状态,在经过科学会商研判后,随时可以启动响应措施;第三是组织更周密、措施更强硬。比如说,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基础上,再减少30%公务用车。通过多种渠道,更加及时向公众发送预警信息、健康提示信息和建议减排措施;推行“随手拍”,采取公开承诺、有奖举报等方式,鼓励群众监督,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记者:下一步,我市还将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上具体做哪些工作?

  张文清: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冬明春我市仍然处于雾霾天气易发、频发的态势。市委、市政府要求,要更加科学稳妥、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将采取三个强化的措施,进一步落实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各项措施:一是强化预测预报,及时分析研判气象及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预先告知;二是强化区域联动。

  围绕主城区,实施尧都区、洪洞县、襄汾县、临汾经济开发区四位一体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包括霍州市、曲沃县、侯马市、翼城县等平川县市区一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三是强化部门联动。

  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进一步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进一步密切配合,合力推动各项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

  记者 苏亚兵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