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 街净巷美

临汾:环境治理 为居民抹去心中的“痛”

2017-05-25 23:11: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如果说,每座城市的生活就像一首宏伟的交响曲,那么,环卫工人就是那乐谱上的音符。尽管音符是那样的微小、那样的普通,可他们却在自己特定的位置上发出了悦耳的音响。看,烈日下,他们辛苦地工作着;伴着星辰才能踏上归家的路。当你一觉醒来,或望着窗外,或踏着晨光锻炼,你会发现,临汾的街道是那么的净,小巷是那么的美。

  如今,环卫工人正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恪守“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信念,为临汾人的美好生活再添幸福指数。

  垃圾污染 从此画上句号

  回想起一个月前,我市小街小巷里的露天垃圾站点还一直是居民心中的“痛”。每当走过垃圾站时,必然能看到飞舞的蝇虫、闻到馊臭的味道、见到脏污的垃圾。

  如今,居民心中对露天垃圾池的厌恶早已“灰飞烟灭”。

  因为市环卫局购置的70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正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了百姓的洁净生活努力工作着。

  从5月7日起,市区215条小街小巷居民生活垃圾正在实行每日早晚两次巡回上门收集,确保居民垃圾全部倾倒在收集车内。同时,各环卫所的管理员还进行24小时轮流值班,驻守在露天垃圾池前,向市民讲解垃圾收集时间,从根本上杜绝垃圾随意乱倒,根治垃圾露天堆放,实现垃圾不落地的目标。截至目前,市区小街小巷139个露天垃圾站点已经撤除,露天垃圾站点对环境的污染从此画上了句号。

  辛勤劳动 换来城市洁净

  有市民把环卫工人形容成“隐形天使”。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时,环卫工人却在披星戴月地辛苦工作着;当人们一觉醒来时,大街小巷早已是“洁净的模样”。

  有市民好奇,问“究竟环卫负责哪些工作呢?”事实上,市环卫局负责市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担负市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清洗,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压缩转运、卫生填埋处理等任务。市区清扫保洁面积达643万平方米,日收集转运处理生活垃圾500吨。

  临汾人畅享洁净生活,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为了加大市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作业力度,他们夜间普扫时间提前了1个小时,白天保洁时间延长了1个小时。

  从本月起,我市重点路段、重点地段的保洁时间延长至22时,清扫保洁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全面推行机械清扫、机械清洗、机械冲洗和喷雾降尘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机械作业模式,市区道路机扫率达到71%。同时,市区44条主干道每天夜间都进行一次湿扫作业,白天一次湿扫保洁,若遇到重污染天气,白天,他们还增加一次道路机械湿扫作业,做到一日三次湿扫;市区34条主干道隔离带、16条街道行道树每日都会进行一次冲洗;市区31条主次干道每周进行一次循环全面清洗;市区18条主干道和城市桥梁每日进行两次喷雾降尘作业。

  垃圾不落地,洁净临汾城,这一切的改变,正是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街净巷美 市民赞叹不已

  采访中,记者询问多位市民对市区环境改变的印象,他们高兴地回答:现在的临汾城真是美极了!”贾雪芳是水塔街办事处北门巷的居民,离她家不远处有一个长达20年之久的露天垃圾池。以前,每到夏天,因垃圾池的缘故,她家院子里的蝇虫赶不尽杀不绝。每天送孩子上学时路过垃圾池,臭味难闻的窘况令她想起来就头疼。“露天垃圾池撤除了,真是大快人心。

  政府大力度改善环境,是咱老百姓的福气。”贾雪芳如是说。

  贾雪芳还谈到此次撤除垃圾站池的见闻:我被环卫工人的辛苦付出深深打动了,是她们的坚守与坚持,才换来万家的洁净。我家门外的垃圾池存在的时间比较长,周围的住户习惯了往这里扔垃圾。还记得十几天前垃圾站池刚拆除,有个年轻的女环卫管理员天天坚守在这里,告知居民们垃圾已实行巡回收集。我闲来无事与她攀谈起来,才知道她每天加班加点在这里守候,就是尽可能让每个住户都知道垃圾收集方式的改变。有时中午1点了她还不下班,有时晚上10点了还守在那里,有一次聊天时才知道,这名管理员竟是哺乳期的母亲,家里还有一个9个月大的孩子。”记者通过了解得知,这名女环卫管理员名叫史雅宁,是西城环卫所的一名职工。她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诠释着环卫人的真性情。

  瞧,迎着早晨第一缕霞光,环卫工人又奔赴在路上,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奋战在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第一线。

  记者祁欣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