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5月份,消费者张先生在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购买了一辆某品牌轿车,购车时经营者告知其车辆的行驶里程为7万多公里,车上里程表显示的也为7万多公里,但是,消费者在为车辆做保养时发现,该车辆在其购买前的实际行驶里程已超过9万公里,这与其在购买汽车时经营者对车辆的介绍不符,消费者张先生因此以受到欺诈为由,要求经营者退车并赔偿购车后已花费的更换、维修、保养等各类费用20000元。
面对消费者张先生的这一要求,该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迟迟不予解决,随即,张先生向有关部门投诉,寻求解决的办法。
本案是关于因经营者的欺诈而引起的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纠纷。在该案例中,经营者在销售车辆时,对里程表被修改这一事实是知情的,但是其在销售车辆时并没有如实告知消费者,而汽车的行驶里程对购车人来说是非常重要、且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足以影响消费者作出购买车辆与否的决定。
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故意隐瞒商品的重要信息,并在主观上存在恶意,该行为已构成欺诈。
《消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并所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是对经营者欺诈行为的规制,也是《消法》中规定惩罚性赔偿之处,其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根据该条,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赔偿。
最终,经过有关部门的调解,经营者同意消费者退车,并赔偿了20000元的车辆保养、维修费用。
在此,通过本案例,有关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根据《消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纠纷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进行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因此,大家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多加留心、保留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成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