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津市一中院依法判处周永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治吏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着力解决当前干部管理中的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问题。如何落实从严治吏要求,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制度方面入手。
完善教育培训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以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为代表的一批干部,丧失理想信念,长期在家烧香拜佛,项目开工还请大师看“黄道吉日”。要统筹抓好干部的理论武装、党性教育、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建立集中教育培训制度,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和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教育制度。要着重研究将宗旨教育、作风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不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引导党员干部坚守精神家园,做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好干部。
完善选拔任用制度。选人用人关乎事业兴衰成败。选对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百业俱兴;选错人,涣散人心、带坏风气、贻误发展。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为代表的一批干部,无视党的政治规矩,大肆卖官鬻爵,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要建立完善动议有规、选拔有序的干部选任新制度,健全经常性考察与定期考察、任职前考察相互衔接、相互印证的工作机制。要敢于坚持原则,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作风漂浮、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鲜明树立起选人用人的“风向标”。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要充分发挥干部考评在优化政治生态中的“指挥棒”作用。以仇和、万庆良、杨卫泽为代表的一批干部,热衷于“狂热造城”,满城开挖,把城市变成了个大工地,就充分体现了他们大搞政绩工程、大搞唯GDP的政绩偏差。要把干部政绩的监督权、评判权更多交给群众,以社会监督和群众评议倒逼干部政绩观转变,切实解决干部政绩观偏差的问题。要加强考评结果运用,褒奖和重用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作风漂浮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真正做到奖罚分明,有力推动治庸治懒。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从严治吏,正风肃纪,加强监督至关重要。只有切实加强监督,才能使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不敢滥权。以倪发科、季建业为代表的一批落马官员在忏悔书中都提到,自己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下属对其唯唯诺诺,外界对其阿谀奉承,逐渐变得飘飘然,但组织上没有对其进行提醒教育,否则他们也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目标体系、管理办法、奖惩机制,做实谈心谈话、函询诫勉、民主生活会、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从具体制度上强化对干部的监督。要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和群众监督平台的预警纠风作用,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监督合力,让不良风气无所遁形。(孙萍)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