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为“拼命三郎”精神点赞

2016-05-11 10:37: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一个时期以来,临汾新闻网发布的一则《宿青平哭了》的微信,在朋友圈和公众平台热传,点击率超过十万次。微信说的是:4月27日下午,鼓楼南北大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利用下雨间隙召开了施工例会,宿青平——这个人们心中的硬汉,在谈到全体指挥员和建设者连续60个昼夜顽强奋战,其中五位同志因劳累过度先后病倒在工作岗位时,竟突然哽咽不止,泪流满面。微信一经发布,赞扬声一片。

  我们知道,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是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旧城改造工程,为了在雨季之前全面铺油竣工,宿青平把常规需十四个月的工期压缩到八个月完成。从开工第一天起,长达数公里的鼓楼南北大街就摆开了战场,每天两千多人,数百台机械设备,迅速进入昼夜奋战状态,提前一个月完成了长达25万米的七大地下管网改造。4月11日,宿青平只给了大家半天的休整时间,就立即转入第二战役……对于宿青平和他的建设者们的这种“拼命三郎”精神,人们给予高度评价,但也有人对压缩工期的做法不解,对违背劳动法的行为持不同意见,为劳动者的身体状况担忧。

  看完这则微信,笔者也被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虽然持不同意见者的担忧和质疑不无道理,但还是要为宿青平大大的点一个“赞”。

  我们固然不提倡蛮干、胡干,我们固然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笔者认为,赶工期、赶进度的做法还是值得提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还需大力弘扬。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慢牛工程、烂尾工程屡见不鲜,一条二中路修修停停三年不竣工,究其原因,一是施工方的软弱懒散,二是拒拆户的胡搅蛮缠。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需要依靠法律法规来维护,需要依靠法律法规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但太多的法律也束缚了工作人员的手脚,阻碍了工作进程,甚至成为许多不良拒拆户狮子大开口的挡箭牌,在市区某条道路的改造过程中,某拒拆户竟然开口要还迁费六千万,反正法律规定不能强拆,谁能奈我何?!

  毛泽东时代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啃下多少硬骨头,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提倡“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需要提倡奉献精神,弘扬大局意识,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方便大多数人,这种付出值得!为此,我为宿青平的“拼命三郎”精神点赞,向在这场战役中付出劳动,做出牺牲的指战员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卢婷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