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十倍赔偿”是倒逼也是提醒

2018-01-22 11:29: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即使食品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只要标签不规范,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也可能被认定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杨某在北京某超市购买的花生,包装上标注的能量和脂肪含量均远远低于实际检测值,为此他起诉超市要求退还货款8280元,同时10倍赔偿82800元。因超市出售的商品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一审法院支持了杨某的诉讼请求。超市不服提出上诉,称食品标签标注的营养成分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日前,北京市二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1月18日《北京晨报》)。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属性的一个窗口,是判断食品来龙去脉的“身份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现实中,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在大型超市还是零售商店,食品标签缺位、不规范甚至随便贴签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被忽视,无形中埋下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报道中,杨某在北京某超市购买的花生包装上,注明能量为1571千焦/100g,脂肪含量29.9g/100g。经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能量值为 2484 千焦/100g,脂肪含量为46.3g/100g。显然,涉案食品标注的能量和脂肪含量远远超过其标签标示的数值。这明显是对消费者的欺诈,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严重侵犯。

  基于此,杨某对超市提起诉讼,不仅要求超市退还8280元货款,而且要求超市10倍赔偿82800元并支付检测费900元和诉讼费。虽然一审判决后,超市提出上诉要求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杨某的诉讼请求,但北京市二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可以说,杨某的诉求最终获得法院支持,既是据理力争的结果,也是依法维权的结果;既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利益,也间接帮助了广大消费者。

  毋庸置疑,这起判决很具有代表性,也具有很强的普法意义。现实中,很多经营者之所以不把贴虚假标签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当回事。众所周知,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影响食品的销售。食品标签本是为了让消费者方便识别食品信息,而一些商家和为自身牟利的职业打假人却利用食品标签做文章。

  10倍赔偿的裁决结果,无疑给很多商家上了一堂法律课,倒逼商家要依法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依法标注商品信息,不能再随意欺骗消费者。

        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