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精心打造百里沿黄特色旅游带

2013-06-14 08:34: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琦)6月10日,记者在晋陕大峡谷东岸的永和县阁底乡看到,总投资1600万元的“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即将举行开园揭碑仪式。饱含序厅、黄河之水天上来、雄奇黄土傲千年、文明永和世代传、4D影院区域、公共区域6大板块的博物馆,均采用高科技手段,向游人展示黄河的演变、黄土的形成、黄河沿岸民俗风情及永和的现状与远景。

为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步伐,近年来,永和县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开发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集团、企业、公司以及民间资金投入开发,多轮驱动,大胆开展资本运作。

永和县红色文化、黄河风情底蕴独特深厚。1936年,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途经永和,在赵家沟、前龙石腰、上退干等地居住和战斗了13个日日夜夜。1971年,该县将毛主席曾居住过的上退干村改名为东征村,并修建了红军东征纪念馆,馆内“霞光普照”、“阳光雨露”、“殉义柏”等奇特景观吸引了广大游客。境内的“红军东征回师西渡渡口”、“沙发石”、“红军井”、“红军石”、“红军崖”、“毛字石”等景点,也成为该县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资源。黄河乾坤湾资源群,位于全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晋陕大峡谷之中,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是九曲黄河的核心景区。2007年,国土资源部批准黄河蛇曲(乾坤湾)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被列为沿黄河8个重点景区之一。

如何改变旅游景点文化含量不高的现状,尽快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永和县用“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园区,迅速推进文化、文物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他们依托以红军东征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文化,以红枣为主的绿色文化,以黄河乾坤湾为主的黄河文化资源,精心构建“一馆一湾”(红军东征纪念馆、黄河乾坤湾)、“一山一关”(楼山、永和关)文化旅游产业新亮点。

以红军东征纪念馆为主体,严格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标准进行布展,并积极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力争将东征纪念馆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名录。同时修建红军东征纪念碑,开展追寻红军东征足迹、寻访东征老红军及其后人,祭奠红军崖英勇牺牲的无名烈士等主题活动。把黄河流经永和形成的7个大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从打造乾坤湾旅游景区开始,挖掘保护河会里民间艺术村、黄家岭民俗村等黄河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项目,修建服务中心、农家宾馆,推出特色产品、农家饭菜,举办黄河沙浴、黄河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依托永和将凸显的“霍永高速”出省口的区位优势,以及紧邻延安红色旅游胜地“一衣带水”的地理优势,强化两地沟通联系,搞好红色旅游线路对接,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永和县在转型跨越大潮中重新审视、研判、把握县情,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如今,这条北到永和关、南到于家咀的长达百里的沿黄特色旅游线路经过“千呼万唤”已经逐步显现。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