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中大街南延工程:奋笔疾书描绘城市俏模样

2017-09-08 08:45: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8月18日凌晨,在整座城市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时,市区中大街南口与鼓楼西街交叉处的丁字路口南,两辆挖掘机开始对原西关村委会两层大楼进行拆除,当房屋大面积坍塌后,一旁的多功能抑尘雾炮车迅速将风炮对准扬尘开始工作,还没来得及“肆虐”的扬尘很快被降至地面,一小时后,两层大楼拆除完毕……

  “中大街南延(鼓楼西至信合西路)道路工程从信合西路向鼓楼西街方向进行施工,这两层楼的拆迁面积有960平方米,是这条主干道的最后一栋建筑。”临汾平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现场经理王安苔对拆迁的情况进行了简单描述。

  8月25日晚,记者再次前往施工地点,施工人员正在对拆除的垃圾进行围挡,等待建筑垃圾里的钢筋破拆出来之后,再全部清除整体垃圾。

  中大街及贡院西街道路工程包括全长845.5米的中大街南延道路和总长606.13米的贡院街西延(山西师范大学西侧至滨河东路)道路,以及这两条城市主次干道的暖通、排水、给水、电力与通信一体的缆线管廊等。目前,贡院街西延部分地下管线正在施工中。

  在中大街施工现场,技术员李晓戈一边通过三脚架的目镜仔细观测距离,一边搬动三脚架沿直线向10米、20米、30米、40米的位置前行。“我们用全站仪探测路的线形,目的是保障路线的整齐度,随后还要用到水准点,用来测量路面的高低。”李晓戈说。

  一台小小的仪器,在普通人看来,犹如照相一般非常轻松,但实际却不然。在探测路的线形之前,李晓戈会在施工现场做大量工作,放线、写技术交底、熟悉图纸、了解现场环境、处理放线周围的卫生等等。“眼前这段路有845.5米,每天抬上这台仪器,尺前尺后的来回跑。只要有一个线形点不准确,所有程序都需要重新开始。”

  忙碌的施工现场,一位戴着眼镜、走路飞快的女性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是现场工程师史红丽。“只要一进工地的大门,我的走路速度不由得就快了。”她说着,嗓音略有些嘶哑。“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需要跟各个施工队伍进行协调,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进度。”据史红丽介绍,地下管线是整个管道中较为复杂的工序,要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设计图纸、普查和核实管线种类及概况,包括所有地下管线在道路中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布排。目前,中大街电力管线基础电层已经浇筑,雨水、污水已建立了管线,由南至北已经推进至桩号K0+480的位置,大约350米的距离,下一步开始吊装箱梁。

  中大街及贡院西街道路工程完工后,将形成市区又一条贯通南北的主街道,大大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随着中大街东侧旧居民区的拆迁,城墙有望继续沿着旧迹南延,逐渐恢复临汾古城风貌,提高城市品质、提升临汾形象。

  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