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浮山县平均降雨量已达到217.8毫米,浮山县张庄乡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262.4毫米。”“黄河壶口流量达到每秒4000立方米,流水湍急,壶口景区紧急关闭,严禁船只入河。”……
这是7·25强降雨过程中,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收到的各地雨情、汛情报告。在连续5天的防范应对期间,全市共召开5次防汛会商会议,先后启动防汛四级和三级应急响应,及时发出各项防汛指令,最大限度减轻了强降雨造成的损失。近年来,市防汛部门通过扎实做好各项备汛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数、手中有招,最大限度守好防汛“安全闸”。
未雨绸缪 防汛预案做足绣花功夫
“防汛预案修订的怎么样了,要细化具体到每一个企业、河流、水库、学校、村庄、山洪灾害防治点,要落到最基层、最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市水利局局长任耀文在全市防汛及安全生产大检查电视电话会议上说道,“只有做好防汛预案,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发挥应急组织机构作用,采取积极切实可行措施,及时做好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在今年汛前,我市已开始修订完善市级防汛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级响应条件进行划分,明确落实了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及防汛抢险措施,明确了信息发布方式、抢险队伍、抢险物资、撤避路线、安置地点等内容,确保预案适应实战需要。
信息共享 防汛动态瞬时传达
“永和县城区的情况发个照片,侯马发一下浍河水库水位照片,各县汇报一下受灾情况。”这是最新建立防汛微信群里的工作动态。微信群的建立,使信息交流得以加强,信息整合得以加快,实现气象、水文、防汛实时信息共享,雨情、汛情、灾情、指令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工作群里及时上传下达。
目前,我市已全面建立了全市水利系统防汛工作微信群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微信群,解决了基层防汛实时水雨情信息掌握不够和不全面的问题。同时加强防汛会商系统建设,今年市水利局增加了一条视频专线,完成了17个县的调试工作,并进行了省、市、县三级调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稳定性,确保汛期全市防汛会商顺利进行。
擦亮“耳目” 预警平台抢夺先机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17个县(市、区)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并且在各县(市、区)水利局建立了山洪预警县级平台,在乡镇、行政村建立了预警广播系统,在山洪威胁区自然村设立了人工或自动雨量站、水位站,已经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山洪预警系统,汛期一旦发生强降雨,预警系统将会自动报警,各县防汛部门会根据预警发布调度指令,及时撤避群众,确保人员安全。同时由市水利局和水文局联合开发的山洪灾害预警软件即将投入使用,并将对各县市开展培训,做到山洪灾害精准防治。
从4月下旬开始,市水利局在各县市自查的基础上,抽调精兵强将组成5个督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防汛工作进行抽查督导,实地抽查中型水库、重点小水库、重点河道(段)、水保淤地坝、在建水利工程等的备汛工作,共发现问题99处,已全部完成整改,为全市安全度汛做足各项准备。(杨洋)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