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突飞猛进 百姓购房挑花眼

2011-01-19 18:0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3个多月了,市民尉香艳一直在逛售楼部,她从滨河路逛到东城,又从城南到城北,成了各楼盘售楼部的常客,但直到现在也没定下买哪个楼盘的房子。
她本来计划元旦前搞定,可是楼盘一家比一家好,她挑花了眼。
去年10月1日,尉香艳和丈夫商量换套环境好的房子。丈夫太忙,选房的任务就由她来完成。她没想到,选房的任务会这么“艰巨”,楼盘太多,她心仪的户型就有好多种,实在难以取舍。
65岁的杨梅芳有同样体会,选了两三个月,最后根据自己需要,在东城某楼盘买了一套96平方米的房子,去年10月1日正式搬进新房。如今,已入住3个多月的她感慨颇多,新小区的绿化、清洁度、安全感………无论是软件硬件,都是旧小区无法媲美的。
尉香艳和杨梅芳的购房经历,可以说是“十一五”期间我市房地产业繁荣发展的具体体现。
这一点,种发晋感受更深。种发晋是土生土长的临汾人,进入临汾房地产业已有五年时间。
在种发晋的印象中,2005年临汾开发的楼盘非常少,要想买房,选择余地很小,,没有高层住宅。而滨河路东侧还是一片滩涂地。“也就是从2005年起,临汾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始增加,并逐步崛起。”到2006年,市民的观念还停留在框架结构就是好楼房上,购房仍然遵循“金三银四”(即六层楼房,三、四层是最好的楼层)的原则。但种发晋记得,当年至少有5家外地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临汾。官方数据显示,这一年临汾房地产业年年完成投资首次迈上10亿元台阶,达到12.2亿元。
此后,临汾房地产业一路高歌猛进。2008年、2009年年临汾房 地产业年度完成投资,先后跨上20亿元和50亿元两个台阶,分别达到26.4亿元和55.6亿元。房地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0.6%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13.3%。“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14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7倍。
杨梅芳和种发晋的回忆,或许可以从侧面解读这组来自官方的数据。
在杨梅芳的记忆中,仍是滨河路东侧房地产开发的盛况。杨梅芳老家在运城,每年清明、“十一”和春节,她至少要回三趟老家,每每乘坐公共汽车都要经过滨河路。她记得,从2008年起,滨河路东侧的在建楼房越长越高,她多次路过滨河路的感受是:一次一个样。她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这里的建设速度。
据种发晋掌握的情况,2009年,临汾在售楼盘就有二三十家之多。“在售楼盘多了,提供的产 品种类也非常丰富,尤其是户型设计有了质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增加。市统计局的“十一五”专报中这样描述五年来临汾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加,以及楼盘开发的情况:“十一五”期间,临汾以恒安、博浩源、派德森、鸿安世纪、新盛、康桥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相继成立,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由2005年的63个迅速增加到目前的151个,先后建设了博浩源馨城、东方亚特兰、滨河湾城市花园、恒安新东城、莱茵半岛、教授花园等大批居民住宅小区。
2010年,中骏置业、阳煤地产、御景水城等3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入驻临汾。在种发晋看来,这3家一直转战在一二线城市的开发企业出现在在汾这个三线城市,临汾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言而喻。“他们的手笔之大,理念之超前,都是本土企业应该学习的。”与种发晋不同,对这些房地产市场的专业问题,杨梅芳和尉香艳不感兴趣。她们能感受到的是,新开发的小区居住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一栋栋栋地而起的高层住宅楼,为这座城市添上了绚丽的风采。(记者 王建武)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