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河源头生态精品农业园区位于坡头乡白家崖流域和芝河镇河口流域,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涉及芝河镇、坡头乡的7个村委23个自然村5600余口人。园区规划建设时间为3年,主要实施5大工程:坡改梯工程5万亩,坝滩联治工程3000亩,水保生态林工程12万亩,核桃经济林工程5万亩,小型节水灌溉工程2000亩。
在建设中,该县坚持“321”工作机制:
科学化规划,做到三融合。与改善生态相融合。总结和借鉴多年来淤地坝建设、坝滩联治精品工程的成功经验,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坡耕地改造的首要目标,注重从根本上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与改善民生相融合。坚持把民生理念贯穿始终,优先选择坡度较缓,近村、近路、近水的地块实施坡改梯工程,着眼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做到当年规划、当年完工、当年受益;与促民增收相融合。结合项目区域内有栽植核桃的传统,采取林粮间作的方式,重点发展核桃经济林和高效农作物。
精品化实施,严把两关口。成立了由县长亲自挂帅的工程建设领导组,高位推进,严把两关,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专业队伍施工,严把施工关。“工程当景点建,全县当景区建”是县精品化理念的具体体现。工程建设中,选用技术过硬、实力雄厚、设备先进的专业施工队伍,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跟踪指导、现场监管,确保了工程建设出精品、创一流。群众参与监督,严把验收关。在园区建设上,把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工程建设标准告诉群众,做到“谁的地块谁监督,每个环节都验收”。施工队首先向群众交账,再让专业技术人员验收。
综合化治理,实现一目标。按照“建设一个园区、改善一片环境、壮大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综合治理为原则,以整合项目为抓手,整合坡耕地改造、坝滩联治、经济林栽植、荒山造林4项工程措施,实行田林路配套建设,垣坡沟综合治理,粮果牧合理布局,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彰显的总体目标。
两年来,该县苦干实干大干,共整合涉农项目,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了以坡耕地改造、坝滩联治、荒山造林、经济林建设4项措施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共完成坡改梯建设1.5万亩,完成坝滩联治2500亩,发展地埂核桃经济林15500亩,栽植水保林31500亩,打生产坝150座,挖排洪渠12公里,修园区道路110公里,5600多名群众从中受益。
通讯员 任军锋 屈亮亮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