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依托项目建设助推转型跨越

2012-07-18 08:1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蒲县县委、县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和重要载体,按照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任务,摆上第一位置,强化第一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快速启动,全面推进,着力打造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
创优环境筑牢基石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软实力”。蒲县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和方法;一方面创优环境,让外地的客商愿意进入蒲县、落地蒲县、扎根蒲县。
该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多项目促进快发展,标杆项目引领转型发展”的理念。6月成功举办的2012年山西蒲县广州招商引资推介会,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各部门领导干部走上招商引资第一线,亲自带队,亲自参与洽谈,亲自协调问题,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这种较大规模外出招商引资,该县今年将组织三次以上,力争签约300亿元以上。对已经签约的中煤、华电、大唐等国内500强企业,力争今年有一批项目落地;与资源整合进驻蒲县的潞安、山煤、煤销、焦煤等大型企业,积极对接,敲定一批非煤项目,实现非煤产业、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三个同步建设”,在以资源换项目、换发展上实现突破;把沿海和发达地区作为招商重点,采取驻地招商、区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突出产业链和产业群招商,吸纳外来大企业、大项目入驻。
手续、土地、资金既是项目工作的重点,也是项目建设的关键。该县在实施项目攻坚、促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的三大要素,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抓住要素、突破瓶颈。一是突出抓好项目用地这个前提,采取置换土地、盘活闲置土地、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等方式,解决建设用地问题。二是突出抓好项目融资这个重点。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摸清、摸准国家资金投向,谋划上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规划大盘子。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争取银行资金和激活民间投资,多种形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合作,鼓励在外发展的企业家、能人回乡创业,引导集体、个人及企业参与到公益性、盈利性工程项目建设中来,实现互利共赢。三是突出抓好手续办理这个关键。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亲商爱商理念,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时间观念,增强效率观念,优化政务环境,开通绿色通道,多头并进,并联作业,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办齐办全相关手续,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全程、高效服务。学会协调各种关系,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多沟通、多联系,争取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加快项目审批进程。
项目建设遇机而进
“今天的投资规模,就是明天的发展规模;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系数,就是明天的幸福指数。”蒲县县委书记邓彩彪、县长闫建国对蒲县的项目建设如此定位。
该县围绕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突出重点,科学规划,稳中求进,确定实施重点工程项目65项,其中新建项目50项、续建项目15项,总投资4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3.78亿元,涉及新型工业、现代农业、配套设施、民生普惠、特色城镇5个领域,50项新建重点工程项目开工率达72%;市重点监测项目17项,总投资110.83亿元,已完成投资21.32亿元,开工率100%。
工业新型化项目,煤销昊兴塬、潞安伊田、黑龙等13座矿井建成投产;肖家沟现代物流园煤炭集运站、大唐分散式风力发电、县东循环工业园区500万吨焦化基地一期建设、20万吨煤机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赢晟园10万吨精密铸造、龙祥干法水泥年底试车运行;易恒天3000吨白酒生产线扩建项目投产运营;万国全胱酸氨生产线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农业现代化项目,昌源公司马铃薯制乙醇精深加工项目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购置;正茂公司新上核桃乳、核桃粉生产线;张河川规模肉牛养殖饲料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吉鑫20万只肉鸡养殖年底存栏5万只;发展两个万亩优质核桃集中连片示范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园新发展大棚150个;马铃薯高新技术示范园500亩原种网棚、院士工作站等建成投用;烟叶设施配套、土地开发整理、马铃薯种养繁育,完成建设任务。特色城镇化项目,完成旧城区主街道改造、锦绣新区支干道建设、蒲伊南街贯通、美食步行街改造;完成迎宾公园、锦绣公园、北山森林公园、锦绣小区一期工程;新闻中心、煤炭安全应急救援中心、党校培训中心、民兵训练基地、审判大楼五项工程启动建设。设施配套化项目,完成临吉高速连接线、10条村连村循环路、五鹿山旅游公路、四沟水库大坝主体建设、锦绣新区管网工程铺设、蒲城110KV输变电工程和农网改造;完成新建西坪垣220KV输变电工程和新建化乐35KV年度任务;蒲汾一级路启动征地拆迁;霍永高速连接线开工建设。民生普惠化项目,完成县西3个乡镇13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东川河环境整治,完成污染防治、通道绿化、河道清淤、滩涂治理任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县城和4所乡镇幼儿园改扩建、新建53个卫生室、昕水河县城—桃湾段治理、加油站、加气站和垃圾中转站等工程竣工投用;锦绣小学建设、保障性住房二期工程完成主体;县城集中供气实现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黑龙关—蒲城—薛关运营线路。
保障措施有力有效
今年蒲县确定的工程项目多、工作任务重、要求标准高,这些重点工程项目进度快慢、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县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何以保障?该县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围绕一个中心、建立两个体系、强化三个机制、落实四个责任,强推“一二三四”举措。
围绕一个中心。把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中心工作。建立两个体系。一是目标责任体系。按照“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运作模式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二是目标管理体系。确定工作进度,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列出工期进度表,切实把工作目标向上提升,工作重心向下转移,工作方案细化量化。强化三个机制。一是领导包联机制。继续实行四套班子领导包联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制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工作推进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听取项目建设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工作评价机制。把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以严格的考核奖惩促进重点工程项目的大投入、大建设。落实四个责任。一是领导推动责任。县级包联领导深入一线,充分发挥指导和推动作用,带头抓好项目建设;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担当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做到心在项目、人在一线,全县上下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抓项目的良好局面。二是中层干部攻坚责任。工程项目牵头单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任务,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主要精力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上,做到心知肚明、了如指掌。三是相关部门职能责任。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密切配合,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积极参与和推动项目建设。四是综合监督责任。广泛推行工作承诺制,全方位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虚心接受人大和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
有了正确的发展思路,有了优质的投资环境,有了完善的保障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快速发展的蒲县正在吕梁山上崛起。

通讯员 张鹏 冯挺 杜晶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