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侯映坤) 2015年,我市根据各地实际,继续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县城)、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的标准,积极抓好规划指导和创建实施工作。如今,我市已连续八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记者在市爱卫办了解到:2015年,我市按照省政府80%的城市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应有2个市完成创建任务,实际3个市(临汾市、侯马市、霍州市)都已完成了创建任务;按照省政府80%的县城达到省级卫生县城标准的要求,我市应有11个县城完成创建任务,实际完成了12个县;按照省政府5%的乡镇达到省级卫生乡镇标准要求,我市应完成7个乡镇的创建任务,实际完成了17个乡镇;按照省政府10%的行政村达到省级卫生村标准要求,我市应完成297个村的创建任务,实际完成297个。
为了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2015年6月8日,我市召开了全市城乡爱国卫生推进会,制订并下发了《临汾市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工作方案》,市委副书记、市长岳普煜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的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会后又带领市住建,公安、交警、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夜间检查了城区的市容市貌;市政府组织住建、交通、卫生、农业等部门组建检查督导组,分赴各县市对开展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依据检查督导评比标准进行了打分排队,通报全市;市爱卫办采取明察暗访、不打招呼,抽查等方式不断对各县市进行了督导督促,并派专人深入到各县市的城市、乡村和公路等地方进行了暗访录像,制作暗访录像片,组织有关县市分管领导观看。
去年一年来,我市组织协调相关单位,狠抓了健康教育工作。市、区都成立了健康教育机构,有专人负责、有宣传阵地、有健康教育计划、有与工作相适应的宣教设备、有多种形式的健教活动;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居民和学生健康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2015年4月,我市开展了以“清洁城乡,健康临汾”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重点开展了清运垃圾、灭除四害、农村改厕等方面的工作,起到了以月促年的效果。
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市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为重点,大力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为了全面完成我市的3100座改厕任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村改厕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市爱卫办多次深入到洪洞、汾西、乡宁、隰县等县(市、区)农村改厕点,对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有关资料,检查正在施工的改厕现场,入户调查登记,听取群众对改水改厕工作的意见。各县的农村改厕工作都做到了领导重视,政府组织,机构保障,经费落实,数量充足,质量保证,群众满意,基本上圆满完成了省爱卫会对我市下达的改厕任务,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居住条件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坚持开展科学“除四害”工作上,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单位、居民社区、工矿企业利用健教橱窗、黑板报、发传单等形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宣讲“四害”的危害、除“四害”意义及方法;同时对全市灭鼠灭蟑前后密度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特别是对居民区、重点单位进行鼠、蟑情况调查摸底。每年春、秋季开展两次大型灭鼠、灭蟑行动,并于年底组织除“四害”专家对各县市的除四害工作进行技术鉴定工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县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