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不离不弃抚养残疾弃婴

2014-07-01 07:28: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曾感动很多人,在翼城县唐兴镇,也有一位像刘慧芳一样善良的女子,她就是王玲霞,17年前,当她还是一个26岁的花季少女时,便收养了一个弃婴,当起了“未婚妈妈”,就是这样,她放弃了原本平静的生活,用青春岁月滋养着“路得”(弃婴)。

“这个婴儿真是太可怜了!”王玲霞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路得”的场景:1997年5月31日,女婴的小脸烧得通红,肚脐眼上已生了虫,脊背后部还长着一个已开始溃疡的大包,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异味,生命危在旦夕。

当看到这一幕时,她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急忙抱起孩子到该县中医院诊治,经过抢救,婴儿度过了危险期,但医生告诉她,孩子的病属于较严重的先天性脊柱裂,存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但她毅然决定一边打理生意,一边照顾孩子。

这件事情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非议:“你一个大姑娘,还没结婚就先养个残疾孩子,今后怎么找对象?”“你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遇到这种事别人躲都躲不及,你倒好,还主动往上贴。”她没有犹豫。因为生意太忙,她每月出200块钱,雇保姆照顾孩子,但最终因为孩子太难照看,六七个保姆都走了。她只好把辛辛苦苦打理起来的门市部交给妹妹,在该县城内租了一间房子专门照顾孩子。

她给孩子起名“路得”,是因为在路边捡来的。小路得被抱回来的第24天,她拿着东拼西凑的钱,在该中医院给孩子做了第一次手术,但因孩子小,伤口长,无法缝合好,手术失败了。小路得6岁那年,北京的专家到邻近的新绛县下乡义诊,她把自己的全部积蓄7000多元钱拿出来去求医。第二次手术之后,小路得背上的水包切除了,裂口缝合了,大腿功能也好了,但是小腿和两只脚还是没有知觉,这次手术让她花光了所有积蓄。

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难,必须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她每天背着孩子上学、放学,让孩子断断续续上完了幼儿园和小学。五年级时发展到尿血、尿路堵塞,肚子疼得受不了,医生也拒绝治疗,她就亲自给路得导尿,没日没夜地守护在路得身边,终于把奄奄一息的孩子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2011年,因为路得的户口在临汾福利院,无法在当地上初中。情急之下,她多次找到领导说明情况,最终被她的坚持和执著所感动,破格为路得安排了班级,使路得成为一名初中生。现在的路得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坚强乐观的孩子,在家里,她把小课桌支在床上,侧着身子顽强地看书、写作业,工整漂亮的字体,悦耳动听的歌喉,给时时处于疲惫当中的王玲霞带去了丝丝快乐和幸福……

17年过去了,她依然每天忙碌着,照顾着一个跟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残疾女孩路得,累并快乐着。当记者问她:“17年的6000多个日日夜夜,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她微微一笑:“我和路得前身注定就是一对难以割舍的母女,既然上天注定要我照顾她、陪伴她,那就让我用今生今世去履行我做她母亲的诺言吧!”

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杨洋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