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串户的平安使者

2012-11-06 08:4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他整天出东家入西家,群众看到的是他忙碌的身影;他风里来雨里去,足迹遍布全镇13个行政村,他就是安泽县唐城镇调委会首席调解员马玉民。自2002年10月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他一直默默坚守着,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他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多起,无一起出村、出镇,无一起激化、防止群体性事件两起,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的社会稳定,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信赖,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马玉民在工作中发挥“四字”精神,坚持以“四字”原则严格要求自己。
发扬一个“钻”字。马玉民中途改行,所学并非法律专业。从事调解工作无异于“赶鸭子上架”。万事开头难。他深知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的浅薄和工作经验的欠缺。自从事基层调解工作以来,为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讲外行话、不办外行事,避免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他发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利用空暇时间学习钻研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先后参加了几次司法考试,虽然每次都与通过失之交臂,但却因此掌握了大量的法律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断向书本学习的同时,痴心于调解工作的马玉民在日常矛盾纠纷的排解中,采取“笨鸟先飞”的办法,每处理一起纠纷前,都要精心设计出1—2套方案,比较哪套方案最有效,最能让当事人接受,做到“以案说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倾注一个“情”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马玉民在做人民调解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调解矛盾纠纷,除了靠勇气和胆量之外,最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使当事人心服口服。他说的话群众信服,他办的事群众认可。正是他多年的经验,动情的语言,他的真心与实意、耐心与细致,架起了与群众心灵相通的连心桥。2006年秋天,他接到了一起极为棘手的案件。唐城村村民侯某因自家承包田下有人修建房屋,未做好防护设施致使自家田地不断减少,村干部张某处理不善,两人产生了矛盾,多次发生争吵。侯某开着三轮车将张某家大门撞坏,还扬言要杀死张某自己抵命。马玉民通过调查了解了情况之后,5次到侯某家中劝解。侯某有4个儿女,年纪尚幼,针对这个情况,马玉民劝侯某说:“你用暴力解决问题比法律解决有痛快感。可你想过没有,你去抵命了,你的4个儿女由谁来养活,你媳妇有这个能力吗?作为一个男人,说话要过脑子,做事要负责任啊!”听了这话,侯某不异于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气势顿时消减。抓住这个时机,马玉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村里的事情由他负责协调,一定给他妥善处理。在他的协调下,侯某的事情得到了圆满的处理。其后,侯某每逢见到马玉民时,都要上前握住他的手说:“多亏了有您的及时提醒。否则,我不知要捅下什么乱子呢”。
牢记一个“公”字。马玉民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不占、二不贪、三不徇私枉法,处理问题总是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去年某企业因施工爆破不当,致使驻地部分村民房屋裂缝,瓦片松脱,玻璃破碎。由此,村民聚众阻挡施工,村民和企业的矛盾发生激化。马玉民受当地党委、政府委托,作为调解小组的主要成员处理此事。他和相关部门协商后,建议先由派出所停止供应炸药,阻挡源头。而后逐户排查登记,分清责任。凡属企业施工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由企业照价赔付,一分不能少;凡属混水摸鱼,趁机渔利的村民,企业一分也不能多给。由于常年在当地工作,自然有人来说情,希望借此多得到一些补偿。但他坚持法律面前没得商量,谁来说情都一样。由于他不徇情不枉法,调解工作虽历经周折,但进展迅速。在这次工作中,他不辞辛苦,不畏严寒,置威胁、谩骂于度外,苦口婆心劝说,心平气和解决,经过春节前后四轮的奔波,历经6个多月共走访农户593户,达成协议569户,赔偿金额639340元,以一颗公心,适时止住了一起群体性事件。既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又保证了企业的顺利建设。
突出一个“细”字。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平凡的工作,平凡中蕴藏着细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今年5月的一天,马玉民在一家商店和朋友聊天时,听朋友说前一天晚上,村民牛某到村委干部郭某家中放出话来,如果他的事情得不到处理,他就要在村委会跳楼。他感到会有事情发生,便立即向牛某家中跑去,看到牛某正在和家中人安排。由于人情熟悉,马玉民进门就喊了一句:“老牛,你可不敢做傻事啊!有啥直接说出来,我为你解决。”原来,牛家翻修房屋时和邻居张某发生了纠纷,村里派人来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再找村委会时,村委会说已经调解过了,他们不管了。牛某情绪激动,才做出了这些事情。马玉民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劝牛某要冷静,克制情绪。村委会不管,他管!经过两天在牛、张两家的穿梭,终于使双方相互做出了让步,老牛的房子也如期建成了。牛某多次拉马玉民到家中喝酒,均被他婉言谢绝了。“我是一名职业调解员,就要有职业精神,任何时候都要把基层平安放在心上。“这是马玉民常说的一句话。一句话道出了这位普通共产党员最赤诚的情怀。
一个成功的人民调解员,总是能用认真细致的工作化解一起又一起的矛盾纠纷。马玉民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小事处理不好,会变成大的纠纷,甚至是人命案子。这样不仅影响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今,马玉民依然奔波在调解一线的岗位上,为群众送来了阵阵的及时法雨和缕缕的平安春风。而他感受到的是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稳定的和谐生活,听到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路上人们的欢声笑语。(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完善产生幸福

 

下一篇: 医者仁心的好中医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