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摸出”美好人生

2012-12-04 10:35: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记者手记】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为此记者向广大读者推荐一位矢志不移的盲人按摩师,从他的成长历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个人自强不息、自我奋斗的足迹,也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残疾人日只是一天,但是助残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做出自己的贡献。谨以此篇通讯献给所有奋斗着的残疾人……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何亚军降生于洪洞县明姜镇南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身为家中老幺又是唯一的男孩,亚军一出世便给全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笑声。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悉心呵护的他本应与同龄人一般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一天,两口子和往常一样逗小亚军玩,妈妈突然发现,不论怎么逗小亚军他都不笑,就是闭着眼睛哭。夫妻俩立刻抱着儿子向乡镇医院跑去。医生检查一番后说:“我也觉得娃的眼睛有问题,建议你们赶紧去大医院给娃看。”夫妻俩听后更着急了,立刻拿上家里所有的积蓄带亚军去了临汾地区眼科医院。诊断书的结论如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夫妻俩原本抱持的些许侥幸——小亚军被确诊患上了先天性眼疾。从此,夫妻二人就踏上了给儿子看病的漫漫长夜,一去就是10年。

10年来,父母为给小亚军治好眼病,四处举债前前后后一共花掉了数万元。钱花了都在其次,小亚军虽然先后做了3次手术,可治疗效果都差强人意。

无奈之中的一家三口只得回家再想办法。一进家门,只见家里乱七八糟,两个女儿头发又长又脏,衣服烂了也没人帮着缝一缝,小亚军父母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家人抱头嚎啕大哭。

亚军天资聪颖,从记事起,就不让爸爸妈妈生气,同时尽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给爸妈减轻负担。有时候感觉爸妈不开心时,总想尽办法让他们开心,常逗得爸爸妈妈哄堂大笑。小亚军不但特别淘气,还有经济头脑,见别人捡废铁能卖钱,他也去捡废铁换钱花。渐渐长大的他时常能听到别人背后的冷嘲热讽,小亚军暗暗下了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

就在小亚军10岁时,有一天,小亚军突然感觉到眼睛非常难受,那种痛苦的感觉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父母看到眼里,疼到心里,很无奈地说:“儿子的眼病又犯了,这可怎么办?”爸妈带着儿子又一次到省眼科医院找医生看,医生看后摇了摇头:“这次犯病可麻烦了,害怕眼球保不住了。”随后出来的检查结果佐证了医生的判断,小亚军的父母非常难过,这么多年,四处求医,最终还是没把儿子的眼病治好,反而连眼球都保不住了。小亚军知道后非常平静,还安慰爸爸妈妈说:“不怕,只要不让我的眼睛难受了,怎么都行。”父母对小亚军说:“要是做了手术,现在的视力可就没了。”小亚军回答道:“我不怕,就算看不见了,我也有办法克服困难,向新的生活挑战。”一番对话把在场的医生都为之动容落泪。医生擦了一下眼泪,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以让孩子学点技术么。”小亚军的父母听后顿感豁然开朗,对呀!这么多年光给儿子看病了,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学点技术。父母随即开始四处打听哪里有盲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打听,父母获悉在省城有一所盲童学校。小亚军知道后非常高兴,同龄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上学了,可自己由于视力障碍,12岁了都还没上学,这下自己也能和大家一样上学了。小亚军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残而不废身残志坚的人。抱定这个决心,他去了太原盲童学校上学。这一去,又是10年。

到了学校,亚军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学习,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就在亚军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又罹患甲状腺瘤,需要动手术治疗。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爸爸的身体终于恢复如初,小亚军在宽心之余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赚很多的钱来报答自己的父母,父母为了我吃尽了苦头,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父亲的病是好了,可家里欠的外债越多了。在亲戚朋友的帮扶下,亚军终于完成了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考上了山西省特殊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按摩。2002年7月,小亚军将近十年的学习生涯最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离校之际,亚军常常彻夜难寐,马上要走出校门的他,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就业。可亚军考虑的不单纯是就业,而是创业。

离校后,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得益于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2002年10月20日,亚军盲人按摩院正式在洪洞挂牌开张了。十年来,经亚军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已在当地小有名气,同时他个人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还收获了不少荣誉证书和奖牌。从2007年开始,亚军先后获得“中国骄傲”第五届时代优秀新闻人物称号,并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有关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后来又获得了2007临汾十大文化新闻人物、2008临汾十大人物、2009感动临汾十大人物、临汾市道德模范,并被选为洪洞县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委员。

虽然亚军现在有了稳定的事业,也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他从来没满足过现状。用他的话说,我虽然有吃有喝、有家庭了,但是社会上还有许多残疾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谈不上上学和就业,我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使他们和我一样能够自食其力,为家里减轻负担,做一个真正的残而不废的人。从2004年至今,何亚军做了很多扶残帮残的活动。刚开始时,由他自己去做,后来感染了社会各界好多爱心人士跟他一块做,每年的助残日、盲人节、春节,他都要带上面粉、大米、食油、收音机、钱等物品给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家送去,到现在帮了多少家,他本人也说不出来。

有一次,何亚军偶然听到一件让人心酸的事情。有人跟他讲,翼城县有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家里太困难了,孩子爸爸死了,妈妈发疯离家出走。只剩八十岁的爷爷奶奶来养活。现在只能让男孩上学,女孩才十几岁就不得不辍学。听到这里,亚军立刻给在翼城的朋友打电话恳请帮忙。几天过后好消息传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两个孩子都已顺利上学。

何亚军并非大款,更不属高收入人群,直到现在他在城里没有一套房子,还跟员工们一起住在租的按摩院里。有人问他:“亚军,你的条件都不是很好,为什么还要去帮助别人呢?”亚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只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毕竟很多事情单单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主要是起个呼吁带头的作用,同时还想证明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都能给社会作贡献。”亚军又补充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希望大家多多参与扶残助残的活动。”(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